立秋过后,虽然中午的阳光还是那么毒辣,但早晚毕竟凉快多了。特别是晚上,屋子里那种闷热的感觉消失了,身体轻松怡然,心不再烦闷急躁,睡觉似乎也更安稳了。
历经了夏的酷热,秋的到来让人倍感亲切。
于是想起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秋的吟诵,这样的诗文比比皆是,秋被赋予了不同的意境。
1.收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劳动人民总结的基本规律。
民以食为天。虽然大棚菜打破了四季,虽然现代储存技术让果蔬可以长期保鲜,但是秋天的收获景象仍无可替代。走进果蔬市场,看着鲜嫩的豆角、茄子、辣椒、白菜,熟透了的苹果、梨子、石榴、红枣,纯天然的核桃、板栗、花生、松子……,让人目不暇接,无从选择,都是刚采摘的,都是新鲜的,都是健康的。
从农村走入城市的人,远离荒芜的田地,也会格外怀念那金黄的稻穗、肥硕的玉米、滚圆的黄豆…… 时新果蔬多了,天气转凉了,人的胃口也出奇地好了。
秋天,满载着播种者的希望,也寄托着所有食客的期盼。
2.凄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仅用几个词语,就把我们引入到了一个萧条、冷清、凄凉、愁苦的秋景图中。
是啊,看过了春天的千娇百媚万紫千红,感受了夏天的热烈浓郁绿野千里。秋天,即使有果实累累的无限风光,也不得不面对落叶纷飞的孤独凄凉。 就是现在,虽然夏天的余温尚在,但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俗语已经被人们挂在了嘴边,短裙逐渐换成了长裙,冰水逐渐换成了温水,凉席、空调逐渐被束之高阁,在不经意的举动中迎接凉气的袭来。
秋天的凄凉之感因何而来?其实不难理解,当人的身体被大自然萧索、冷清的外在环境裹挟时,便很容易产生一种孤苦、凄冷的感觉。如果此时被离别、思念等情绪困扰,内心便会更多一份忧郁和愁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景是秋思的引子,秋思赋予秋景深沉的情感。
3.悲壮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刘禹锡的笔下,看不到秋天的悲苦、寂寞、寥落,取而代之的是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这句诗固然蕴含着刘禹锡“标新立异”、“反其道而行之”的处事方式,但后两句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高远的画面。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不去关注大地的萧索,而是将目光瞄向了广袤的天空,展翅高飞的鹤让我们感受到了排云直上、大展鸿图的英雄气魄。
是啊,为什么总要困于“枯藤老树”、“昨夜西风”和“霜满天”的凄凉呢?将累累果实捧与大自然,任凭西风抖落一身繁芜的叶子,将根深深扎于泥土之中,傲然面对风霜雨雪,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勃发,这种悲壮难道不也是秋之魂吗?
正因如此,李白便也可以在秋天继续绽放自己的豪情逸兴。“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面对秋风送秋雁的壮阔情景,诗人的烦忧一扫耳光,精神为之一振,开怀畅饮之情油然而生。
4.秋意心生
“喜秋”也好,“悲秋”也罢,面对秋天,各人自有各人的体会和见解。
对于广大莘莘学子来说,秋天,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成长历程,特别是刚参加完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大一新生,秋天里的欣喜、激动和憧憬只有自己能够体会。秋,是梦想起航的季节。
对于奔波忙碌的工薪一族来说,秋天,意味着一年中的大半时间已经过去,要赶紧盘点、思考了,想一想年初制定的计划落实了多少?工作推进中还有哪些困难?面对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任务该如何披荆斩棘、迎头赶上?秋,是奋力冲刺的季节。
对于年过花甲的老人来说,秋天,最重要的是养生保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调配一日三餐,冷却夏天的酷热,迎接冬天的寒冷,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重阳。秋,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坦然面对四季更替,珍惜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你会发现,生活的精彩不论四季,只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