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关于职业教育讨论的文博会分场,参会的嘉宾大部分是与文学相关的企业家或者是文学教授,原本是职业教育的主题活生生成了文学的盛宴,文学情怀的诉求。
有人说教育逐渐成为资本的陷阱,办教育企业的人更需要懂金融;
有人说职业教育的商业化让社会不再是提供人才而是制造虚假需求;
有人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物质的满足会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需求,文学如同房地产也是国有的支柱产业。
无论教育如何变化,它和中国文、艺存在着怎样的关联,让我产生可怕思考的是情怀、资本、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大量资本融入内容营销,网红的身价翻倍,大量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直播一时也成了民间热潮,知识爆炸,孰对孰错,观点轰炸,孰是孰非。
这一系列传播途径的变化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思考,科技让人们慢慢失去了最初、最真的那个自己,便利让我们变得宅了起来。
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喜欢怀旧,喜欢听怀旧的歌,喜欢看怀旧的剧,喜欢买那些能勾起回忆的物件。
我是典型的90后,这样的年龄恰好是经历过一些变化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诺基亚5230到苹果7,冰柜到移动冰箱,2G到wifi覆盖…
科技的不断进步,让人瞠目结舌,小时候坐在二层公交第一排座位是我觉得最赞的生活,可以看城市从眼前飘过,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读初中每天上学都是自己骑着单车,早上有月光,晚上有星光,朋友有mp3,借书要一毛钱一天,每天的生活都过的真实而珍惜,去食堂打饭用的还是饭票,2两饭起,那时候吃多少就打多少。
而今表弟也上了初中,每天舅舅开车早晚接送,每天抱着苹果手机玩王者农药,聊的是“掏粪男孩”,吃的是必胜客的新季披萨,不用担心打多少饭,每天中午舅娘都做好三菜一汤送到学校。
生活的优越让现在的孩子失去了最纯真最美好的独立,他们总会用疑惑的表情看着我,似乎回忆提醒着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小时候和我如此不同。
表弟很喜欢跟我待在一起,总是会问许多关于我读初中时的故事,舅舅说他最听我话,其实他不是听我话,他只是羡慕那份自由的成长。
也许这是现在所有00后都在经历着的故事,也许少了那么点烟火味,也多了一些自闭与叛逆。
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盈都是获得,必然也会带来失去,只有适时地将自己置身之外才能获得那片刻安宁。
自闭症、宅都是在近几年极度普遍的都市通病,同样包括我自己。
曾经我不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状态,现在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人,身边不缺朋友,也有能一起看电影、旅行、吃饭的人,可大家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追一部剧可以追一个月,看一档综艺可以一周不出门,于是“宅”成了不约的最好借口。
去年在做一个关于“寻找最美笑脸,关爱空巢青年”的公益活动时,前期有做过一个问卷调研,80%以上的人内心是拒绝宅的,但80%的人最终过的都是宅生活。
这也就是为什么网红因段子和补刀而崛起,咪蒙等大咖的毒鸡汤能一夜爆火,人们的内心本来是抵触这样的生活方式却像吸毒般生活在这个温床上。
毕业之后我就再没吃过路边的大排档,每次路过都会想到毕业季的那个月,一群人干着扎啤、吃着烤串、聊着明天,有的醉了就哭,有的哭着就笑,有的笑着就哭。
于是三年后的某一天十几个公司的同事跑到就近的一家大排档撸串,平时大家都很少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但大家都异常的开心,点餐的时候每个人都似乎看到了自己读书那会儿的影子。
上菜的时候吓懵逼了我们一群人,满满一桌的烤串,一盘跌一盘,最后每个人吃到吐,还没吃到三分之一。
也许点的多不代表吃的多,只说明你想要,同事说我们来吃的就是情怀,是啊,许多时候我们过的不就是这一点点情怀了么。
我们喜欢一个歌手不再是因为他的歌好听,而是因为他曾陪伴我们走过一些时光,就像我喜欢五月天,无论他们出没出新歌,在哪里开演唱会,每一年我都要见一次,就像见那时候的自己。
我们的生活都在改变,也许是越变越好了;
我们不再因为吃饭要打几两饭而抉择;
我们不再需要守到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之后看黄金时段的电视剧;
我们不再需要踩半个小时的单车才能到学校。
我们过上了点外卖的生活,地沟油成了三餐的主旋律;
我们抱着电脑就可以24小时看自己喜欢的剧,于是夜猫子成了我们的代名词;
我们在共享单车出来的时候疯狂了一日又一日,踩单车成了我们回忆里的消遣。
物欲膨胀,适时的置身事外,才能遇见那个最初的自己,为情怀买单,是一种自我亏欠的弥补,失去越多,弥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