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奉师尊元始天尊之命,助武王伐纣,斩妖除魔,成就一段佳话。在真实的历史中,姜子牙也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他在晚年的时候垂钓于渭河,得到周文王姬昌的赏识,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从此风虎云龙。
在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后,姜子牙也得到了对应的封赏——齐地,这也是未来春秋五霸齐桓公的领地。姜子牙是齐国的始祖,所以齐国又称“姜齐”。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姜子牙这么优秀,他的后人,就被周王下令活活烹死。
一、愿者上钩
姜子牙姓吕,名尚,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就是姜子牙的后人。传闻他的先祖曾经帮助大禹治水,因此赐赏为官,并被封在吕地,这就是他们家族姓氏的由来。
根据《史记》中记载,姜子牙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已经不复往日之辉煌了。但姜子牙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他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样,每日在家里演习兵法、军事、天文等相关知识。
闭门造车,有朝一日出山之时便如乘舟过江。姜子牙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岁月如梭,白驹过隙,他发现自己的头发和胡子都已花白,但是要等的那个人却还没有出现。
这一年,他70岁。现在,早已经是退休之后安享晚年的年龄,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但姜子牙始终无法浇熄内心的火焰,他深知凭借自己的能量,定会颠覆整个天下。
这一天,他来到渭水之滨,悠然垂钓。他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可以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彼此成就。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他今天正准备出游打猎。姬昌本身对八卦易经深有研究,临行前他算了一卦,发现这次出游,收获的不是飞禽走兽,而是功盖千古的治世能臣。
姬昌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他迅速来到渭水之滨,果然见到了一名老者在垂钓。姜子牙知道他要等的人来了,两个人交谈甚欢。姬昌意识到姜子牙是个有大才之人,能否推翻纣王的暴虐统治,就要看这个人是否答应和自己同行了。
二、武王伐纣
姬昌没想到姜子牙欣然答应自己的请求。他大喜过望,对姜子牙说:“我很早的时候就听太公说,周朝会等来一个圣人前来协助,那个时候就是开创伟业的最佳时机,原来说的就是您呀!”于是他称姜子牙为“太公望”,这也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
在姜子牙的大力辅佐下,文王,武王两父子有效地打击了商朝的势力,本就腐朽的商朝即将面临崩溃的边缘。在纣王杀死比干后,伐纣之行提上日程,姜子牙亲率大军讨伐纣王。
这个时候周文王姬昌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古时候的人们都习惯在出行前,用龟甲占卜来预测吉凶。姬发也不例外,但是这次预测的结果却让人略感惶恐。此为不吉,封建迷信害人不浅。姬发极力劝阻姜子牙不要出行,众多大臣也纷纷复议。
姜子牙力排众议,坚持领兵出征,这个决定成为了剿灭商朝的关键。双方决战于牧野,本来商朝的军队人数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纣王以往的所作所为完全伤了众将士的心,他们在阵前纷纷倒戈,商朝军队因此大败。
纣王看着自己种下的因果,心如死灰,自焚于鹿台之上。纣王的死标志着商朝帝国的覆灭,武王在众人的一片欢声中建立了周朝,从此开启八百年的兴衰史。
在建立周朝后,姬发和姜子牙商议将天下分为各个诸侯国,每个国的首领都是姬姓家族或者对周朝王室有巨大贡献的人。姜子牙受封于齐地,为了周王朝稳固东方。
三、后人之死
姜子牙在139岁的时候寿终正寝,他的位置由后人继承,传到齐哀公这一代,触犯了周王的大忌。齐哀公本名吕不辰,在公元前878年被周夷王烹杀致死。
齐哀公究竟犯下什么样的过错,才会让自己遭遇如此惨无人道的对待呢?齐哀公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因何而亡。他的死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不尊重周王室。
在春秋时期,各个国家虽然已经开始独立扩张,但仍对周天子礼貌有加。作为王室正统,各诸侯国仍然对周朝深表尊重,自古以来,出师无名是最让人忌讳的。挑起战争的一方一定要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很多诸侯国都是打着匡扶周朝的名号,彼此间进行夺掠征伐。
周天子在生辰之日,各个诸侯王通常会携带礼物来慰问,就算有事不能亲自到场,也会派人来祝贺。当时齐国领土面积极为广阔,齐哀公认为自己国家的实力已经达到一定境地,不需要面见天子。在周夷王的生日宴中,丝毫不见齐哀公的半点影子。这个行为让周夷王十分不快。
而加速齐哀公死亡的,是纪侯在周夷王面前的馋言。纪侯身为纪国领袖,十分忌惮齐国的领土面积和庞大势力,欲杀齐哀公而后快。他向周夷王禀报齐哀公“荒淫田游”,这让周王对其厌恶更甚,于是下令将齐哀公烹死。
而齐哀公虽然是姜子牙的后人,但他在位时期确实给齐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所以他被杀也并不是完全无辜的。齐哀公并不是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他对于个人的享乐更在于政绩之上。种种原因导致他遭此横祸,而纪国也和齐国从此交恶,在不断地明争暗斗中彼此消耗。
四、总结
姜子牙为周朝所做出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任何人都决定不了身后事。齐哀公的所作所为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无论他是谁的后人,没有独到的政治眼光和为人处事的智慧,终究会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本文内容是笔者根据相关史料进行创作的,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阅相关典籍。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笔者非常期待您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