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胖师被人反复问及一个类似的概念:核心竞争力!
确实,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概念,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企业,只要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就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甚或基业长青。
但是,每个组织的核心管理者,老板也好,老总也罢,都有责任和义务不断追问:
我们的组织,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呢?
如何创建并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有人说:我们的产品,就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有人说:我们的技术,就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有人说:我们的团队,就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当然,也能举出很多成功案例。
但是,产品、技术、团队等等,只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不是核心竞争力本身。只要是做生意开公司的,谁没有自己的产品、技术和队伍呢?问题是,这些要素,或者说是在企业自己看来还有竞争力的要素,它们真的是核心竞争力吗?
某男苦追一女生,女生一直不接受。于是,委屈的男生对她说:我想和你在一起,因为我觉得你挺优秀的。我呢,有学历,有收入,有房子,有车子……你觉得我还有什么缺点,我改!
女生很不耐烦地告诉男生:那你觉得我有什么优点,我改!
看明白这个段子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了吧?
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你认为你有什么有什么“优点”就可以了的,如果别人不看中、不在乎,这些“优点”很有可能变成自说自话,没人愿意接受,也没人愿意买单,那还叫什么“核心竞争力”?
所以,每个做企业做经营的人,都得好好问问自己: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客户(包括外部客户以及作为内部客户的员工)对于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核心竞争力”,真的在乎吗?愿意买单或者买账吗?
必须对于“自我感知”的过度偏爱,“客户”定位绝对不能过于“泛化”,不能迷迷糊糊地认定,只要是在市面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就是我们的客户;也不能把“核心竞争力”主观认定为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我感觉良好的产品、技术或团队,而是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愿意和我们共享成长、愿意接受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高值”客户或“潜在高值”客户身上,换位思考,从这些客户的角度来不断追问:
——我们定位好了自己的客户、高值客户是谁了吗?
——我们愿意与客户保持持续沟通、深入接触吗?我们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和心跳吗?
——我有没有真的搞清楚,客户最期待我们为他/她做些什么?
——我有没有把资源和注意力,聚焦在客户真心期待的具体行动上去,让客户满意、让客户忠诚、让客户愿意和我们在一起、愿意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买单呢?
当我们不断追问这几个问题,并孜孜不倦地找寻答案的时候,我们有机会获取一种独特的、持续提升的能量,那就是对客户的“洞察力、粘着力、执行力”!
所以说,任何一个试图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组织,任何一个希望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获取长期发展的组织,都有必要不断保持和提振对高值客户的洞察力、粘着力、执行力!这就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反过来也是一样: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在对高值客户的洞察力、黏着力、执行力上!而我们一直为之骄傲、或自以为是的产品、技术、团队等,都是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核心竞争力、用核心竞争力能拉开与其他竞争对手距离的手段,是手段、手段!
接下来的问题是:
一个公司,如何持续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呢?
任何公司的经营者,都不要忘记这三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站着不动,就是退步!
——个人也好组织也罢,真正的死亡,是从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失去不断优化和创新的那一刻开始的!
所以,持续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从直面变化、让自己随着市场的变化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开始的。再小的公司,随着变化起舞,不断追求卓越,都有可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能量,保持和提振对高值客户的洞察力、粘着力、执行力,从而有机会做大做强;而近年来许多失败案例同样证明,即便是那些已经上规模的领军企业,如果失去了不断因变求变,躺在原有的成绩或能力上睡觉的话,很快就会失去对高值客户的洞察力、粘着力、执行力,直至逐步丧失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当下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不愿变、不能变、不求变的公司,都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市场和客户抛弃,哪怕你曾经是行业巨头,曾经有很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曾经拥有强大的客户洞察力、粘着力、执行力。
主动“求变”,并透过持续不断地创新或优化,让变化朝着更好的、对组织成长更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是终极挑战,作为组织的经营者、管理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面对终极挑战,发起对自己、对团队的“灵魂拷问”:
1、我能否保持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企图心呢?
2、在变化中不断追求卓越,我能果断舍弃已经成型的、安全的经验,摆脱“路径依赖”吗?
3、当自己的既得利益遇到挑战时,我能否平衡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做出对组织、对自己相对最优的抉择吗?
4、我是个主动的学习者吗?我有引领或参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吗?
最后,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漫无目的地“试错”,去追逐时髦的概念,还是四处抄袭、山寨别人的成功经验,还是迷恋形式主义、生搬硬套各种绚丽的工具、模板呢?我们有没有在“精确行动、持续总结、优化创新”的路径之上,整合出一套属于自己、也更适用于自己的方法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