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看到一篇名为《为什么书价房价再贵,也要买纸质书?》的文章。读过之后,我脑海中猛然响起一句话:我们需要有质感的阅读。
于是迫切地想要写点什么。
作为一个经常买书的人,我总被人问:你怎么不看电子书?
我说:电子书看起来没有感觉,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倾向于纸质书。
这种我所看重的“感觉”,就是“质感”。
关于“质感”二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人对某种物质的真实的感受”,二是“艺术品所表现的物品特质的真实感”。文学不是物质,但书籍是切切实实的物质。文学是艺术,那么书籍便是艺术的载体。即使抛开文学来说,任何一本书籍必定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也必定经过精心的装帧和修订,从封面到版式,种种呈现都有了艺术的味道。窃以为,这样的书籍应当被看作艺术品。
作为艺术品的书籍本身是孤独而寂寞的。伟大的书籍更是被倍加寂寞。一本书最幸运的时刻当是与读者相遇并擦出火花的时刻。可读书就像谈恋爱,很多时候也讲求缘分。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在读者心里激荡起绵绵不绝的回声,但若要获得这种长久的挂牵,必须双方有所接触。
纸质书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个体,那或柔软或光滑的纸张,那隐隐约约的墨香,那握在手中所感到的实实在在的重量······都是书籍生命的脉动。不经意间捧起一本书,便如同捧起了一个世界。通过手指,可以清楚地触摸到书的肌肤、感知到书的体温,进而听到书的心跳和脉搏,看清文字背后潜藏的书的真正容貌。阅读之际,可以拿起笔,勾勾画画,圈圈点点,也可以豪爽地在空白处写满批注,一任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灵光肆意碰撞。不论这种碰撞是否会带来灵魂的相融,单单是遇到与自己的灵魂辩论的灵魂便足以心满意足。
一本有痕迹的被读过的书可以被传递给另一个人,然后再传递给下一个人······如此循环,很多很多次。每个人在翻书的时候都能看到前面读书的朋友留下的痕迹,读到见解相同之处可粲然一笑,读到意见相左之处亦可掩卷沉思。在一本书中看到别人的思想,这是一种美妙的阅读体验,只能经由传递而得来。
我曾经听朋友说“好书是用来分享的”。对此,我深以为然。后来,我也曾在书上做了许多标记,然后邮寄给远方的朋友。朋友读了书,告诉我TA对于书中的某些地方与我的看法一致,而有时,我所感兴趣之处TA却觉得平平常常。就这样,一本普通的书在漂流便中有了丰富的韵致。当它重新回到我手中时,就不再是原来的那本书,而是代表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在我看来,纸质书便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一使命,而电子书则较难做到。
此外,读纸质书的时候,我们更容易集中精力,使自己沉入书中的世界。只有聚精会神,才能看到那一个个铅字挥舞着手臂,才能听到它们极力压抑的呼喊。书页的每一次翻动,钢笔的每一次点评,都代表着我们离那个世界近了一点,更近了一点······在这样一步步靠近的过程中,焉能不看到自己的影子?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未必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但读书时透过对边边角角、平常人事的理解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模样。
从这方面来说,读书也是读未知的自己。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纸质书的质感。在阅读的美感、分享的快乐、思考的进阶之后,还有自我的认知、心灵深处的沉淀。这不仅包括了读者对书的真实的感受,也包括了对书中的世界的体验与评价,更包括了对自己的探秘与和解。
而在电子媒介那里,一本书不论多么伟大或多么平庸,都被“一视同仁”地压缩成一个小小的屏幕,冰冷、坚硬、毫不留情。手指触上去,只觉得硬梆梆的,没有翻书的哗啦声,没有纸笔摩擦的沙沙声,只有标示页码的数字令人心生紧迫。这样的阅读徒有触感而无质感。
所以,时至今日,我仍然无法想象一个人是怎样捧着手机或者Kindle读完了托尔斯泰的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也无法想象一个人是怎样捧着手机或者Kindle读《文心雕龙》、读《幽梦影》、读那些优美的小诗和散文。阅读是一种让时光静下来慢下来、看到自己沉淀自己的活动,如果我们所接触的书籍本身便带有了快捷和干扰的性质,这是否与阅读的初衷背道而驰?
诚然,电子书的出现可以使忙碌的人们更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这是其优点,无可置疑。但若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若想体验到有质感的阅读,还是非纸质书不可。
原因很简单——书是有生命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