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纵横家们巧舌如簧仅凭一张嘴就能成为诸侯的座上宾。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代表,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感慨的评价说,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鬼谷子作为纵横派鼻祖精通百家学问,说起话来更是口绽莲花,句句扎心。除了苏秦张仪之外,鬼谷子的智慧还培育了孙膑,庞涓等500多位叱咤风云的精英。
这位传说中的大神认为说话有九种原则,掌握这些就不会把事情搞乱,情况再怎么变化也不会失去判断能力。
1、与智者言,依于博
跟聪明的人说话,要依靠渊博的知识。智商高的人虽然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但如果碰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盲区,光记忆理解就得浪费不少脑力,短时间内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2、与拙者言,依于辩
跟笨拙的人说话,要依靠强大的辩论能力。把自己想表达的担心跟其他人辨别开来,然后再用通俗易懂的论述,让人理解并激起相同的感受。
3、与辩者言,依于要;
跟善辩的人说话,要以简要为原则。简单明了的表达自己重要的想法,说的越多错得越多,一个巧言善辩的人,总会揪住别人话里的瑕疵,不要让自己陷入没有意义的口舌之争。
4、与贵者言,依于势;
跟地位高的人说话,要学会借势借力。战国时期孟尝君所在的魏国在强秦的攻打下岌岌可危,
他受国君的嘱托去赵国求救。
赵王居高临下一口回绝,孟尝君毫不在意跟赵王分析天下大势,成功说服赵王。随后又用
同样的套路到燕国说服燕王,成功的带回了18万大军逼迫秦国主动停战。
5、与富者言,依于高;
跟有钱的人说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有钱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懂得挣钱更懂得守钱,每一笔钱都是精打细算的投资。即使贬低自己巴结别人,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6、与贫者言,依于利;
跟贫穷的人说话,要讲清楚利害关系。不用扯什么阳春白雪。对经济困难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证自己的生存,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排。趋吉避凶,对所有人都适用。
7、与贱者言,依于谦;
跟地位低下的人说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每个人都有困难陷入低谷的时候。就像作家刘墉说的那样,在得意人前可以摆场面,不输阵;在失意人前能够有宽厚,不忘本。达到这两点,做人至少成功了一半。
8、与勇者言,依于敢
跟勇敢的人说话,要以果敢为原则。孔子曾说过,勇者不惧。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自己前怕狼后怕虎磨磨唧唧的,分分钟就会被嫌弃。
9、与过者言,依于锐
跟上进的人说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公元前512年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吴王阖闾摩拳擦掌的想要讨伐楚国,希望扩大吴国的势力。
孙子在伍子胥的推荐下,来到吴王宫殿在教战过程中,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十分坚定的拒绝吴王的指示,斩杀了两名不听指挥的宠妾。让吴王懂得了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的重要性。孙子因此成了吴国的将军。
如果吴王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君主,孙子坚持己见杀掉两名宠妾,肯定会被吴王推出去斩首。这名列史册的“吴宫教战”就成了吴宫作死。
口才能够成事,也能坏事。嘴就像人的门户一样,封锁宣传信息。只有通过辅助心的耳目辨别是非,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耳,目,口,三者呼应才能发挥最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