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六点左右起床,盥洗后开始写一篇文章,然后发表在“简书”,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以及Facebook和Line等社群网站。到今日已经是第九十篇了,早上不知要写什么?虽然我可以写“小畜”,但意愿不够强,我也可以写南音和铁诺的故事,也可以分享“玫瑰花园”这首歌,和它背后关于心灵成长的意义,却动力缺缺,还可以写一些过往的成长经验,却无意思考与回顾⋯⋯。似乎内在有个不明的能量卡住了我,让我感到动弹不得,最后我决定就写它吧!
能够连续写上九十天这真是太让自己意外了,我一直都是五分钟热度,做事常常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特别是遇到困难之际,热情特别容易消逝,很快就失去动了,停止关注与投入,所以兴趣广泛的我总是样样通,样样稀松,真正能一门深入的学问不多,就算是拿手的PET父母效能训练、LET领导者效能训练、奥修静心、神圣舞蹈、养生主灵性按摩等,虽然违反惯性的各投入多年的实验与研究,但在取得较深入的成果后就怠惰了下来,一方面是短时间内不容易再有大进展,必须假以时日并旁征博引才能再有跳跃式的突破,另一方面是想学习的范围太广泛,而最重要的是不愿意去面对心里那隐隐的抗力。
就像今天想到要写作,心里就有些不愿意,于是就找理由,先看看微信朋友圈来提供灵感,再读读简书网友的评论来寻得新题目,看起来很努力的在寻找出路突破困境,其实这些动作就像我那篇“误区:努力学习以避免成长”所说的一样,都是在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借此拖延时间开始写作,甚至可以用没有灵感,找不到题目可写,而明正言顺的停止发文,并让自己没有愧疚感。这小我的把戏看了几十年,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我决定不想也不找了,就把今日卡住了的历程当题目吧!直接面对它、处理它,然后再放下它。
写到这稍停一看,耶!居然已经写了三段文字了,原来卡住的能量也不见了,又可以写起来了,呵呵!只要行动,不理会头脑的闲言闲语,不给内心厌烦抗拒的声音力量,把注意力收回来,放在当下要做的事情上,打开iPad进入印象笔记,面对空白的画面,写下第一个字,接下来后面的字就陆续出现了。
马拉松运动员常会在长跑的在某个阶段心里会感觉到跑不动了,好像前面有一堵墙挡着,而自己也觉得已经累到不可动弹再也过不去了,于是有些人就停下脚步退出了比赛,而有经验的运动员就知道这是必经的“撞墙期”,只要继续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就可达到终点。1 9 2 4年由诺贝尔奖得主 、生理学家阿奇博尔德 ·希尔 ( A r c h i b a l d H i l l )指出 ,这种假性运动疲劳的原因或许不是肌肉无法继续工作 ,而是大脑中过度保护性的监控机制发挥了作用 。
开普敦大学研究锻炼和运动科学的诺克斯教授则调查了极限运动员在撞墙时期的生理状态,发现运动员的肌肉并没有疲惫反应,而是大脑发现快速的心跳一直持续着,脑部氧气和能量的提供却减少了,所以大脑发出强烈的疲惫感讯号,大声的对身体喊“停”,但实际上身体还不累。 这理论告诉我们,疲惫只是头脑的反应,只是为了让我们停下来,满足它的需要而已。有经验的运动员知道第一波的疲惫感决对不是自己的极限,只要给足自己动力持续下去就可以穿越。而后来奥尔巴尼大学Mark和Elisaveta教授的研究也发现,我们“意志力肌肉”在正确的激励下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写到这,堵住我前进方向的厚墙似乎已经到了身后,我的注意力和意志力也坚持了两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写完了今天的文章,现在正是收工的好时机,太好了我走过了这次的厌学和“撞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