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微信公号,上面谈到对熊孩子要不要打的问题,作者认为,对不听话的孩子,必要时不能心慈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
除了偶尔一两个评论有所质疑外,其他家长几乎异口同声地赞同。于是我开始隐隐地替中国小朋友的屁股担心起来。
当然,真正担心的不是小朋友们的屁股,是小朋友们的心理。
对于揍孩子的问题,或者挫折教育的问题,历来就存在一些争论。对于打不打孩子,通常分成几个观点:
一个是必须打。中国历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传统观念,不打不骂不是教育,我们当地的俗语更夸张,说“不打不骂是祸害”。而且父母不光自己打,还随便“授权”。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他不听话,您就替我狠狠地揍。
第二个是适度地打。打的时候要选择时机、选择地点,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打前打后要说明责罚的理由。现在家长基本上持这种观点,这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第三个是不打,采用其他的教育方法。
第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现在基本上没有太大市场了。焦点主要是集中在:适度地打?还是不打?
适度地打虽然看似非常有道理,但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度并不好把握。
什么时间打是时机对,打到什么程度算合适,都没有一定之规。而且孩子的个性还不同,也不能千篇一律,这实在是很考验家长们的智慧。
就目前的儿童心理研究来看,并没有相关的证据表明,暴力和挫折会对儿童产生正向的影响。但却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暴力和挫折会对儿童产生负面的影响(狼爸虎妈的经验之谈可以休矣)。追踪研究发现:遭受体罚的儿童更有可能变成欺凌者、违法者,成为虐待他人的成年人,并且在学校学习落后。
尽管由于先天基因的不同,每个儿童在承受逆境和暴力的时候,承受能力大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任何儿童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在环境因素当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安全感和威胁感。
如果孩子是生长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里,那么通常他会发展出较为积极的感情态度,如果他不时地要遭受威胁和暴力,就会变得有戒心,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
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外部的追求,而在于面对任何情境时,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主观的幸福感。
儿童时期的大脑发育还没有完善,比较容易受到逆境的伤害。如果孩子从小就处在紧张、害怕、焦虑的环境下,一旦形成防御性的个性特征,那么一生都不太容易改变。
因此,提升幸福感的最好方法,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发展出积极的情感风格和幸福幅度。儿童期的教育应该尽量避免暴力和体罚。
当然不采用体罚的方式,并不意味着放弃教育。
给儿童一些适当的挑战和压力,设定一些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规则,然后不带妥协地执行,对于儿童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这些都要基于一个支持性的情境,而不带有暴力性、攻击性、情绪化的色彩。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心理学家更建议家长采取暂停与引导式的教育方法。应该让孩子看到,不是因为父母很生气所以受到惩罚,更不是因为父母讨厌自己而受到责罚,而是自己的行为超过了应有的界限,惩罚只是自己违反游戏规则后所要承担的后果。
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在孩子的经验里,从恰到好处的教育到创伤只有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说,做得合适,那叫教育;做得过分,那就是创伤。他的名言是: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当孩子大吵大闹时,如果父母还以暴怒甚至暴打,虽然有可能暂时地制止了儿童的行为,但儿童并没有习得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可能会带来心理上的阴影。
但如果父母抱住孩子给予安抚,但在事情上并不妥协,态度坚定而没有攻击性,充满爱意却没有诱惑性,那么儿童不仅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界限,同时也会慢慢学会以非暴力、平和的态度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困难。
那么孩子是不是就不能有挫折教育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要等到合适的时候。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对人产生积极影响的挫折与逆境,往往发生在15岁至20岁出头这段时间。通常在这个时期受到挫折并战胜磨难成长起来的人,会对一生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究其原因,是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心智开始成熟,已经有能力将所受到挫折与自己的人生相联系,并形成对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有头脑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你就不要采用责打的方式,也不要在儿童期进行什么所谓的挫折教育。在儿童期,家长要尽量给予一个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而当他开始准备进入成年期的时候,就要逐步给他面对困难的挫折的机会,而不要再继续过度地保护。
当然,如果你仍然觉得孩子非打不可,这也是做为家长的“权力”。在中国,虽然已经有相关的法律,但对揍熊孩子这件事,如果不打出个好歹来,暂时还真是没人去干预。
但这里还是弱弱地提个建议:打孩子的时候,要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就是不要在你很生气时对孩子进行责罚。等你平静下来之后,再决定打不打,打到什么程度。
因为当你生气的时候,就搞不清楚是你自己在发泄情绪,还是在教育孩子。作为家长,至少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