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机缘看了《正见》这本书,居然有一种解渴的感觉。
一上来讲出一切情绪都是痛苦的,就引发我强烈好奇心。不是说佛教就是寻找内心的快乐之源吗?怎么会情绪皆苦,那我们的快乐和愉悦又如何解释?
书中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我们对佛教的正确理解,用生动的比喻解开我们置若罔闻的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衰朽的征象已经产生了免疫力。我们告诉自己“不要老想着这些事”并用正面的方式鼓励自己,在生日派对上吹熄蜡烛来庆生,用烟火和香槟庆祝新年,让自己忘掉旧一年永不复返,新的一年难以预料的事实。
我们会握紧拳头,为自己鼓劲加油,希望新一年越来越好,渴望未来更加完美,相信以后定会快乐。难道这不就是我们每天支撑自己的精神所在吗?
然而这些都是我们的美好梦想,但不能否认世事的无常。我们常说“等到我毕业工作了就好了。”“等我结婚成家了就好了。”“等孩子长大点儿就好了。”生命就在我们设想的未知中流逝了。
没有盲目期待就不会有失望,不会困在期望中攀缘执着,也就不会患得患失。就如同我们知道死亡是无法避免的,可遇到亲人的死亡,还是会震惊和悲伤。此时的我们还是否认了无常的事实。
万物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就像热水煮鸡蛋,鸡蛋会熟一样必然。当我们明了这种变化,就不会纠缠于焦虑,担忧。而会面对任何变数都容许它发生,也能了解任何障碍都会变化而去。不再害怕身陷于某种情境、习气或模式而永远无法逃脱。
处理男女关系时就会更理性和珍惜。因为每一段关系都会终结,就算不是别的原因,也会有死亡。多少痴情男女在爱情中陷入偏执,寂寞或嫉妒,我们会完全忘记了无常。而这些情绪都会在关系变化后消失不见。
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而一切情绪又生于自私。
一个火把以某种速度旋转,就会看上去像个火圈。孩童就会觉得有趣而迷人,他们不会去区分手和火把,认为所见的就是真实的。不管是吸引或是激动,惊吓,都源自他们自己的情绪。而成年人知道那是个形象而已,就不会被鼓动。
领悟佛性的人就如同成人看待小孩子,对一些虚幻的东西兴奋或着迷或害怕。这些情绪都是自我产生的,很多时候是一霎那的误判,偏见和无明产生。包括我们熟悉的爱与恨,罪恶与无辜,虔诚,悲观,羞愧,悲伤,傲慢和喜悦,看起来有的是理性的或平和的,其实都是来自于自己制造的自我概念。
哪怕是爱,喜悦,和平,满足,团结,这些情绪,也是依赖于某人或某件事,还是存在不可预料性,况且我们鲜有真正的满足,永不休止的获取会导致不满和痛苦。
书中的见地确实需要一遍遍的阅读消化,慢慢培养自己的觉悟,不执着,不执念。去除对事物的占有欲和过多的索取。一点点接近本初的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