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图画与书的灵动”亲子共读公益推广的第73篇图画书——《扔或不扔》图文赏析
推荐年龄:3-8岁(小、中、大班;1-2年级)
本书阅读年龄定位在3-8岁儿童,此年龄段思维特点涵盖了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以前期主要的表象、形象性结合派生特点经验性为幼儿从小构架环保意识,顺应思维发展逐步过渡到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以事例形成儿童主动发掘环保本质的深层感知。
本书的编辑推荐中涉及到了一个很著名的心理范畴的观点——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幼儿思维。这个观点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我会在文尾附上这个思维的特点。
此书的封底和封面的图画是垃圾桶,上面有个再生利用循环的标识,垃圾分类的再生利用被明白的画在了封面上!如何做,读完此书,小朋友一定会明白封面每个图画是意义所在。封底的文字导读“全国‘最佳环保创意’优秀获奖者,‘十大低碳达人’钟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陈迎博士”
前环衬的右下角其实是我们在城乡结合部常见的塞满的垃圾箱和垃圾箱周围堆积的垃圾袋子。后环衬的右下角就是在大城市公共场所常见的分类垃圾箱。
前扉页跨页的左半部是一只被扔在地上的塑料瓶,右半部的标题下是一位小朋友捡起了这只塑料瓶,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和宝贝一起进入故事内容吧!
P1-P2
如果我把空饮料瓶直接扔到地上会怎么样?
如果大家都到处扔垃圾会怎么样?
P3-P4
所有人都随意丢垃圾的话,垃圾桶都被填满,街道上也会变得很脏。
幸好有环卫叔叔们将垃圾收集清理。垃圾车虽然装着满满的垃圾离开……
但是垃圾就全部消失了吗?
P5-P6
有一些垃圾车会把垃圾拉到郊外。
在掩埋场,垃圾被土掩埋。
土地里的垃圾。
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腐烂。
即使全都腐烂了。
也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和污水。
想要让垃圾消失的话。
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P7-P8
在焚烧厂,所有垃圾会被放在高温的火里烧毁。
但即使是这样,也有燃烧不完全的垃圾,以及燃烧过后残留的黑色残渣。
垃圾燃烧时放出的气体,利用机器会被干净的处理。
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有害气体。
垃圾即使是在火中燃烧,也不能完全消失。
垃圾燃烧后,剩下的残渣会被用来制成铺马路的地砖。
P9-P10
人们认为自己扔掉的垃圾只有一点。
但是把每个人丢掉的垃圾加起来,数量就会特别多。
像这样一天一天累积,一年里扔掉的垃圾就会像山一样高。
想让垃圾消失,就真的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了吗?
P11-P12
如果我把空的饮料瓶分类后扔到回收箱里会怎么样?
如果其他人也将垃圾分类后处理会怎么样?
P13-P14
将塑料制品的垃圾经过分类后再扔掉,被称之为可回收物品。饮料瓶其实可以做成花盆或是椅子,像这样资源被回收再利用的话,垃圾就可以大量的减少。
1.可回收垃圾桶里被扔掉的垃圾屏会被送去再利用工厂。
2.只筛选塑料瓶。
3.将瓶子彻底粉碎。
4.清洗原料碎片。
5.晾干塑料上的水分。
6.塑料碎片被高温融化。
7.融化后的塑料按照模具的模样制作。
8.制成花盆或者椅子形状的物品。
P15-P16
不光是塑料,用玻璃纸,金属制品的物品都可以各自分类后扔掉,进行再生利用。
进行再生利用的话,玻璃可以变身成为贴在墙上的瓷砖,纸可以变身成包装鸡蛋的盒子,铝制品可以变身成易拉罐食物,可以变身成化肥。
P17-P18
再生利用虽然可以减少垃圾,但是再生利用的过程并不容易,所有用过的东西要使用再生循环利用的话,会花费很多的钱和能源。
还有我们扔掉的垃圾,只有一半左右可以再生利用,即使进行了再生循环,垃圾依旧会大量的存留,减少垃圾,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P19-P20
如果我节约使用资源呢?
如果其他人也节约使用资源呢?
P21-P22
分享使用,交换使用,多次使用的话呢?
垃圾会很大程度的减少。
P23-P24
还有能减少垃圾更简单的方法一次性的物品最好不要使用,只买最需要的东西,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使用。
P25-P26
如果垃圾减少的话,世界会比现在更干净、美丽。
P27-P28
嘿嘿,节约、环保想想都觉得很开心啊!
后扉页中分别有环保火炬手的接力、环保院士的寄语、环保行为日常清单和工具,还有此系列绘本的名录和版权信息,敬请购买正版图画书。
认知发展阶段论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发展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
图画书涉及到的前运算思维(preoperational thought〉
从儿童学习一种语言开始持续到大约5岁至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他们的知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
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而内化事物和动作并不是把事物和动作简单地全部接受下来而形成一个摄影或副本。内化事实上是把感觉运动所经历的东西在自己大脑中再建构,舍弃无关的细节(如上例皮亚杰的女儿并没有因跌倒而愤怒啼哭),形成表象。内化的动作是思想上的动作而不是具体的躯体动作。内化的产生是儿童智力的重大进步。
前运算阶段儿童是2-7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的思维特点如下:
1、儿童具有表现思维:
表象思维是受控于右脑的反射结果帧及反射结果的总结,此时的思维停留在事物表面。
2、有运用符号的能力:
可以运用语言符号,身体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此阶段的儿童智力也停留在表象阶段,没有深层次的认识。
4、思维不可逆:
思维是单方向的,不可逆的。就像孩子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却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有个妹妹。
5、自我中心:
以自我为出发点,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思考问题。
6、未掌握守恒:
同样是500毫升的水,如果放在一个粗瓶子里,另一个放进细瓶子里,孩子会觉得细瓶子里的水多。
7、泛灵论:
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具有灵性的,比如此时的儿童会和娃娃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