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的意义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重要的仪式。
从前的浓郁年味的怀念,大部分是从美食开始的。
是的,过年,在童年记忆里意味着可以穿新衣,吃好吃的东西。在传统团子,糕饼,大鱼大肉等等丰盛的美食面前,那时候的我们觉得过年意味着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先心心念念的美食,却没缘由的失去了从前的味道。
小时候觉得如果能天天喝麦乳精冲泡的饮料就可以貌若天仙,争做宇宙第一美。也会心甘情愿得吸着鼻子在寒风中排队等候那刚出锅的萝卜丝饼(又名油墩子),咬上一口直叫人好吃得跺脚。
如今,每当从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下取来自认为小时候的那些味道,然而在品尝过后,总觉得哪里还不对劲。
仿佛和过去那个充满热气和味蕾记忆的时光找不到一个合适切合点,断了联结。
是我们的味蕾越来越挑剔还是这是成长路上必须要有这些找不到可以同等满足的味蕾感觉作为代价呢?
从前的孩子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穿,有好吃的吃。从前在这个忙碌热闹的节日里,孩子们最喜欢在干活的大人们身边窜来窜去,偶尔还能偷吃几口香甜可口的甜豆沙。
白乎乎的面团在妈妈婶婶们的巧手下翻来倒去,圆满可爱的刚出锅白胖团子在绿色青菜叶的衬托下,那么香气四溢。
奶奶会把红纸浸在水里取红色的染色水,用筷子的头部蘸了蘸,印在刚出锅的团子上面。
斯斯冒着热气的白胖团子,红红艳艳的一点小胭脂,就像嫦娥点着那眉心粉黛,曼妙轻柔的舞姿,和着扑鼻的香气一直萦绕于我的记忆深处。
那是从前过年的余味。
最近和朋友们聊起今年各自的过年计划,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有共鸣,那就是感觉这个年越过越没劲。
这几天春运大战早已吹响了号角,像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通常会这段时间里不知不觉得安静下来。
渐渐得你会发现每天去光顾的早饭摊不在了,中午的饭店关门休息了,以前需要十足的勇气和毅力才能踏进的狭小地铁车厢变宽敞和空荡了。
平时令人望而生畏,高峰时段甚至有些闻风丧胆的高架路也敢开上去并且一路通畅。。。。。
随着烟花爆竹的禁止鸣放,整个新年也变得过分静悄悄了。远方零星的鞭炮声遥远而寂寥,就像现在上海的年味一样,无精打采,毫无波澜。
挑剔的味蕾,寡淡的年味。
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身为大人们的我们开始不那么热衷过年这件事。
过年意味着自己和爸妈又老一岁,意味着需要无奈得回顾这一年的无所成就,意味着必须主动或者被动的串亲戚,说着这些或者那些言不由衷,连自己都恍惚的话。
就连添置年货和置办年夜饭也开始变得的懒散和被动,通常给出的理由还很冠冕堂皇----如今平日里都吃好喝好,过年吃啥就无所谓了。
杜伽尔说过,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越是平淡无奇的生活,幸许越是能多折腾出些小浪花来增添滋味。
置办丰富年货和礼物,全家一起张灯结彩装扮小家。麻利仔细的清扫家里角角落落,在擦擦洗洗中让心里也开始亮堂起来。和父母一起精心操办办年夜饭。。。。
在团圆的日子里,把平淡和将就放一边,增加适当的仪式感和小确幸会让你发现原来平淡和复苏仅仅一线之隔。
时间就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不回,毫不留恋。就为了这湍急如川的岁月之河,我们也要用力拥抱整个新年!不将就,不凑活的过好每个独一无二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