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类似公众号运营这种新生事物,怎么学?】
大家一定已经非常熟悉古典老师的“人事网书”的学习顺序。
我个人认为,读书还是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如果你是一个缺乏阅读习惯的人,一定还是要先从读书开始训练自己,直到让读书的习惯成为一日三餐那么自然。
而最适合用“人事网书”的顺序学的,就是像类似于微信公众号运营这样的新生事物,并没有形成经典的著作,只能向做得好的人和事例去学习。
关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我个人的学习对象包括:
“插坐学院”、“李叫兽”——大量关于运营的干货文章
“有号以后”——他们请了上百位在微信运营领域做得很突出的小伙伴做线上微课
分析一些与自己领域相关的微信大号,例如“咪蒙”“一条”“楚尘文化”“未读”“微设计”等等……
【2、即便是烂开始,也要开始】
其实,我在第一轮提交的计划书中,就把学习公众号运营涵盖进去了,当时想的是30天之内,除了每天常规的写作之外,再做关于公众号的一系列分享,这显然是个自不量力的规划。可能我们做一件事情,总是希望等有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再开始,等计划有了,开始做的时候却发现执行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如果不开始,你根本连知道自己的计划是不合理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别怕“烂开始”,计划完不成死不了人的。立即开始行动,不管是不是准备好,去做就对了,方向可以在路上不断调整。当你开始了,第二天就有持续下去的动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办法解决,或是调转方向,而不是放弃。
【3、单纯的“学习”,是一种偷懒】
曾经有很长的时间我就呆在一个自我催眠,认为自己很用功的状态里。
我用业余的时间学英语,读各种心灵成长书籍,读了学位……把“学”这个字贴在自己的脑门上,拒绝社交,自以为高人一等,其实回头看来那是非常低效率的一段时间。
最近有期罗辑思维《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有一句话我记住了:你读到的任何东西,哪怕只写一个字,也要和它互动一下。
是的,输出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一件事情,你要让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牢牢植入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日常中的很多感动,很多事情,很多主意……都是灵光一现就过去了,只有将其写下来,并思考用什么方式才可以把意思表达清楚,那就需要费点功夫了,这时候,我们的思考质量就会高很多,可以把各种碎片化的数据,整合吸收,转化为牢牢长在我们脑中的知识。
【4、“日更”会失去深刻的思考,这与坚持每天输出是不是矛盾的?】
昨天我听到一段关于做微信公众号的话,很有感触,大意是:
保持日更看起来很努力,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深刻的思考、理性的表达,导致文章质量下降,其实是得不偿失的。不要每天出产低质量的东西,去换取每天的阅读量和打赏,这不会让你的公众号获得长足的发展。
这与我们倡导的每天坚持输出是不是矛盾的?
我觉得还是要在两者间找平衡,每天坚持输出,其实是对自己潜力的一次挖掘,在我们的潜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前,任何以“完美”为理由的拖延我觉得都是一种偷懒。
相信参加计划的小伙伴们都多少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是很满意,所以我们就是要先逼迫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个人感觉:把自己的身心调动起来,好像你的身体都会帮助你完成计划,比如我会自主地利用午休的时间构思,收集素材,等到晚上,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成文,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5、养成建立“知识体系”的习惯】
在上一轮,我和小群里的小伙伴们分享过,这次活动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大的帮助,就是终于养成了“建立知识体系”的习惯
这个方法是很久以前从李欣频的书里学的,直到最近才开始真正用起来——根据自己的需要,给自己建立几个“盒子”,比如“个人成长”、“工作”、“旅游”、“美食”、“创意”……
平时浏览网页、读书的时候看到什么有用的,就立刻丢进相应的盒子里,作为日常积累的素材。
现在利用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这样的工具,可以非常轻松建立。
【6、如何在不断的加码中,锻炼自己时间管理的能力】
我自己日常工作压力比较大,几乎不太可能在上班时间兼顾自己的其他事情。
每天还要画画、读书,又给自己加码参加这次活动,时间怎么利用呢?
时间管理的能力,有时候就是被逼出来的。当这些任务摆在眼前,它们会植入你的潜意识中,这时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像打开的雷达,不知不觉就会扫描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身边的人中,每天浏览的朋友圈中,杂乱的信息中……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
我自己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时间安排,应是挤出了很多不可能的时间:
例如:
每天工作第一个小时:阅读大量新更新的公众号,把好的文章发到自己的邮箱里,然后把好文字、好选题、好标题……分门别类放到自己的“知识盒子”里,这样工作的灵感、自己日常创作的灵感都有了,大大提升了效率。
每天上下班的时间我都是全程步行,路上的时间可以一边锻炼一边构思文章、收听课程。
每天上班早到10分钟,晚走10分钟,中午午休的时候腾出半小时做自己的事情,这样每天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7、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30天只强化一件事情,因为自己当下的目标变得短平快,所以平时浏览信息的时候,发现了很多以前根本就不会留意的,自己用得到的方法和书籍,把它们纳入自己的规划体系,下一步的学习提升计划也就渐渐有了轮廓,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读大量书却缺少目的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