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读过史记的朋友可能对司马迁并不熟悉,《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即奠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生死观,价值观。
在看下面的文字前,咱们先去看看原文。
第一:是对这篇文章的再温习,知道今天读的是什么;第二:是了解现代的思维怎么去运用古人的智慧。
创作背景
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过了很久(此时任安惹皇上不开心,入狱。托司马迁在皇帝面前说话),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此信为拒绝信,写于武帝太始四年十一月(这年司马迁53岁,47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宫刑)。
内容概述
一、述现状:身受摧残,身处污浊之境,无德无才,惨遭迫害
二、简述迟迟未有回信的原因,抱歉回信晚了
三、之前已经惹皇上不高兴,说什么也不管用
四、虽然没用,但是还要苟且,这是有原因的!
五、说自己为什么还要活着,要干什么
启发
一封拒绝信,陈述真情,抒发议论。
善用典故:将自己的抱负和处境表达出来,显示自己有多么的凄惨,没有受宫刑的时候话语权就不大,现在的自己更是受人鄙视,没有容身之地。
当你在看一篇文章满满的自娱自乐的写自己多惨有感觉,还是将自己的情况用典故对比出来,更显得现在的自己有多么的不堪有共鸣呢?
巧连比喻:司马迁用的比喻成为后人常引的名句,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将自己的志向,生动又形象的表达出来。
比喻的巧用能让一篇文章深入浅出,志向是什么?情感有多重?这些无形的抽象概念,用比喻的手法,直接给人深刻的印象,哦,他的情怀像泰山一样重!
善用排比:文中多次用排比的手法,这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的武器。
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什么样的叙述能够比排比更有气势呢?排比能够使得文章的语言更有韵律,表达情感的效果更佳振奋,读者在听到一连串的排比时,更多的是感受作者的悲痛。
这篇文章可谓字字表达的是司马迁的血泪,声声述说着自己的衷心,气势磅礴,同时又催人泪下。就这样,司马迁红了几千年,而且还会延续。因为我们有同样理想。
我们都有真情实感,但为什么写出来就似乎变味了呢?或许不是故事不美,而是没有抓住读者与你一起感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