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呆在那,皱着眉头,看着手机上蹦出的一条信息,我妈,魏老师发的,是一些教导我的文章和她自己的观点,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而且越看越生气,“我都多大了啊,还要你管着?”气不打一处来。
要不要和母亲大人理论?
前一段时间,就是否要和母亲大人理论?我犹豫不决,有时候就是沉默生闷气不说话,有时候我干脆直接说出我的想法,或者很委婉的回复但也意思很明确“不同意!这里面有哪些哪些不对,您应该注意什么什么”,然后再讲些我的理论和观点,等我怼回去之后,就是她的沉默,尴尬弥漫开来,透着屏幕都能感觉得到。
所以母女之间说不说话,怎么说话,似乎真的有些小心翼翼了。
我心想,我自己做教练和管理咨询,掌握了太多方法,您发的那些内容观点不乏片面,我能迅速找出里面的逻辑漏洞和不够深入的地方。但是关键不在观点的对错,从感情上已经很不愉快了,等我怼回去之后,母亲大人因为受到我的挑战应该很伤心,她可能想的是“你都多大了啊,还这么不停的犟嘴,不懂事”。唉,我确实爱我妈,可是我也确实不同意她的很多观点,她是老人,位阶优先,我知道我可以尊重她的地位也说出我的想法,但这两者之间真是很难平衡啊。
我们之间的这个沟通模式重复了很多次。
为什么几句话就能把我惹毛?
这次,看到了信息,我没有立刻回复,给自己时间安静了一会。
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发这么大脾气?为什么几句话就能把我惹毛?不就是一些教导吗,教导几句又怎么了?至于吗,有那么糟糕吗?这就能证明人家教育失败?……
我给自己时间安静了一会,等我安静下来,看到了我的小时候,那时候,妈妈给我的教导比较多,有的是带着情绪的批评,让我非常逆反,但是逆反压在那里很多年没有得到释放,就储存在身体的仓库里,一个小小的导火索就能引爆。而那个引爆也只是在提醒我“唉,伙计,来看一下吧,这里有个重大信息哦”,由于感受自己的强烈情绪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所以我就一次次逃避去感受它,竟然累积了这么多年,当我看到原因竟然在这之后,认真听那个童年的小小的我好好发泄了一通,好好安慰了她一番,也完全平静了下来。
等平静下来后,再去看妈妈说的话,透过那些文字,我看到了她的关心,是的,那些关心的内容对错已经无所谓了,所有那些也许不都对,但那已经是她能够做到的最好,已经足够好,为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注意到这一点呢?
我看到了我的傲慢。
这个盲区有多巨大?
这种傲慢又何止在我和母亲的互动中?
当孩子贪玩、做事容易忘时,让我提醒了好几遍后,就不耐烦了,开始横眉冷对准备河东狮吼,是啊,他就是忘了又怎么着了?就证明他前途堪忧吗?就好像我小时候从来不贪玩不容易忘一样?
当我学了一点东西时,就自认为自己了不起了,开始以专家形象自居,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谁的东西都看不上了,就好像我真的有多厉害似的。
和母亲大人的互动,真真让我看到了我的巨大盲区。
阳明先生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象之不仁,丹朱之不肖,皆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
圣经说,“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
法华经说,佛准备宣讲法义,法会中有五千位弟子立即退出了法会,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增上慢心极重,往往对于尚未获得的法,却自言已经得到;自己尚未证明的境界,却说自己已经证得,因为有如此的过失,所以不堪住听受法,世尊面对此景,黯然无语而不加制止。
看到这个盲区让我豁然开朗。
其实怎么做已经不重要了
我终于意识到,妈妈和我说话的那个当下,不需要一个管理咨询师给她解决方案,也不需要一个教练去问问题,我只需要坐在那里点头,听她说话就好了,就像时光倒流,回到童年时光,我们在家里一边干活,一边听她给我讲话,有时候是很有哲学道理的故事,有时候可能就是家长里短,那时我听的很认真,也很崇拜她,觉得她实在是有很多巧妙的办法也很有智慧,她心胸宽广也很幽默,说得我们哈哈大笑,总之,就是一个听话的女儿在跟她说话,让她感到被理解和温暖,这,就够了。
所以,这一次,看到母亲的信息,我很愉快的回复了她一句“您说的都对!”
也许从根本上,当我看到了我自己,与母亲互动的问题已不复存在了,我也可以跟她说那些观点的对或者错,我也可以理论或者不理论,那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是心平气和的,我不再有情绪了,我的状态,母亲是立马能感觉得到的,所以当我改变了,她就跟着改变了,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
小时候,父母是一座山,现在,我们长成了另一座山,愿我看着那座山,少一些依赖和纠缠,多一些感恩、认可和欣赏。
谢谢妈妈,您让我看到了我的傲慢,也让我告别了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