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通译】
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不是道弘扬人。”
【学究】
人与道是什么关系呢?
道是人的体,人是道的用。没有人道便无用,没有道人便无体。这是相生相成的关系,也是阴阳和合的关系。人可以弘扬道和非道,道无数弘扬人。道是一种性,没有独立存在的可能;人是一个物,可载道也可不载道。
孔子这里这样描述人与道的关系,就是告诉大家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原文】(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通译】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学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这里说到了觉知的问题,人的所有行为表达并不可怕,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错了就错了,关键在于你要明白为什么错了?错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不利?这样的结果如果继续发生又会怎么样呢?不能做到先知先觉,至少也懂得后知后觉,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处于混沌的状态。
【原文】(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通译】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学究】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思是一个念头,一个人如果可以要抓住念头,无异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念头是即生即灭的,永远无法停留。即便你日夜不吃不喝也抓不住念头,还不如好好学习来理清知识的概念。佛家禅坐也不是清理念头,而是随念随灭。孔子对待念头的方向是学习,佛家对待念头的方向是静虑,道家对念头的方向是顺其自然。这就是立足点不同的原因。
【原文】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通译】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因为有饿的原因在其中;学习,因为有俸禄可得的原因在其中。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学究】
这段文字需要好好探究一下。
孔子把谋道和谋事划一为二,形成一种对立的概念来讨论,这样做比较割裂了事物的本身,导致逻辑混淆。
谋道是谋食之道,那是因;谋食是谋道之食,那是果。这里有因果的关系,而非对立的关系。只是告诉君子重因,小人重果。有了因必定会有果,不在因上谋何来果上得。佛家在这样的环节中往往比儒家理解得彻底。
耕地是为了有粮食可以填饱肚子;学习是为了有能力获得福禄。君子为什么不忧虑贫呢?是因为解决了食之道这个因,必定有道之食这个果,所有君子之担忧道,而不担心贫。一旦道解决了,贫自然就消失了。
有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孔子的学说现象,究其本质,必定能明白根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