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期我并不怎么爱看童话故事,觉得那属于比我更小的孩子,反倒是成年之后,愈发地喜欢。
可能是这样的。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童话世界,而成人遗失了童年,也就遗失了连同它所构造的那个世界,而遗失是回想的开始。小孩总是在一天天焦灼地盼望长大,正如大人在一个个不眠的深夜怀念童年。
那么,关于童话,我们就真的失而不复吗?这般美好,是否只存在于书本的描绘里,只有在影片之中才得以窥见,而在现实中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无迹可寻?
我们看到了海蒂拥有了幸运与奇迹,可是海蒂也有着很多的不幸。父母去世之后,姨妈由于要去城里工作,再加上多一个人多一份开销,便把海蒂送去在山上居住的脾气古怪的爷爷,爷爷起初压根不想照顾她,赶她走把她锁在门外,后来姨妈送她去新的家庭,说是为了海蒂着想,实则是为了钱,海蒂在门缝中看见了这场交易。精灵一般的女孩儿,却被女管家用条条框框束缚,不许养猫,不许外出,不许……并不是每个人都爱她,在女管家眼中,海蒂是一个差劲的坏孩子。
可是海蒂呢,却是一个很坚强的孩子,充满爱的孩子,她用她的温暖拥抱住脸上写着生人勿近的爷爷,融化了爷爷的内心。她在新家庭里就餐时总会多要一个面包,因为外婆牙齿不好,只能吃软的食物。冒着被惩罚的危险,也要推着克劳拉去看大山。我们最后看到,海蒂有着好多人的爱,他们像海蒂爱他们一样爱着她,尽管在最开始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佣人送海蒂回家的路途中,看见车厢外的大山,他说,这些山可真能载重啊。
我突然明白了,童话之所以为童话,不在于幸运与奇迹的眷顾,不在于圆满的结局,而是我们作为王国的建造者,在遭遇厄运的侵袭之后,在经受各路反派的狂轰乱炸之后,在这一切的发生之后,我们是否守卫住了自己的王国,我们是否依然还有爱的能力,是否找到了一生热爱,并为此一直奋斗。
没有那些不幸,会不会更容易一点,会,可容易的故事就不那么像童话了。
想到海的女儿、想到夜莺与玫瑰,玫瑰花在黎明前盛开被青年满心欢喜摘去,也在午后还未见证爱情时在青年手中凋零,那是夜莺用鲜血浇灌的玫瑰花,被扔弃在路边,被车轮碾过,青年永远不会懂得一朵玫瑰花的心意。尽管悲伤,这依然是一个很美的童话故事,圆满从来不是童话构成的关键所在,真正重要的,是犹如王尔德笔下花的内心,赤如绛玉。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我们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难得的是能编织自己的意义之网,以何为意义所在,明晰了找到了,这之后又该要如何编织,会不会因不够坚定改弦易辙,半途而废。人与人对“意义”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想要行走四方云游四海,做个充分的体验主义者,有人以安定于此便觉平平乐乐,知足常乐。我们看世界的目光不同,这无可厚非,更不分孰高孰低,只不过总是存在这样一些人,破产姐妹里Max所说的这类人,霸道地老要和谐别人心中的美。
即使是海蒂,她也未能幸免地受到了周遭人看法的影响,海蒂差点相信皮特说的话,爷爷杀过人、村庄里的孩子不需要读书认字……尽管爷爷奶奶告诫她,别人说的不总是对的,人们总是爱说闲话,你必须决定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别人说的话,因为同学们的嘲笑她写故事的想法,海蒂还是动摇了,面对空白的本子,她也高兴不起来。海蒂找到了她的意义之网,却因为他人的影响,无法编织下去,还好,奶奶的与她的交谈,让海蒂明白,外界传来的声音不总是有用的,它甚至会干扰我们听不清内心真正的想法,得十分坚强地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如果做某事会让你开心,那就只管去做吧,甭管别人说了什么。
嗯,人生是场伟大的冒险,我想为我的王国造新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