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这一次我没有选择视频reaction,而是跳回了自己的老本行,转用文字来表述,主要是因为合作舞台的时长往往较长,在视频中太占篇幅,且我一惯不太看好节目里临时搭配演绎的团队舞台。
不过在正式聊这6组舞台的表现之前,我还是想先说说第三期先导片引发的那轮争议。
没错,就是谟老师的国际语freestyle事件(想直接看节目舞台reaction部分的朋友,可以翻到文章中段)。
一、谟老师与他引起争议的“国际语freestyle”
在节目中第三期的超前彩蛋中,吴克群在进行组队时提出了一个组内抢麦的环节,并点明选手不一定要freestyle,但需要展示出自己的特色。
于是,我们的谟老师第一个走了上去。
当我听到Mercy一开口说自己要“展现更多编排可能性”的时候,我就明白,坏了,他大概要整活儿了。
果不其然,一段国际语freestyle横空出世。
在节目里,这段表演助他成功拿到了一个组队名额,而在节目外,或者说在微博上,却为他招来了不少的非议与指责。
由图可知,针对谟老师的批评声音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不会freestyle,或freestyle能力太差”以及“在综艺中这么玩会误导大众,亵渎hiphop”。
先说前者,我认为结论非常简单,谟老师在十年前其实就是个battle MC,他打入了两次Iron Mic全国总决赛,且在11年的Iron Mic西安站赢了派克特,所以只要你愿意去网上找一找现场视频,自然便会收获答案。
那么需要着重聊一聊的,大概就是后者了。
首先,我尊重每一个人都有针对某一事件发声与表态的权利,但我希望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评论之前都能做到先冷静地思考一番,越是有话语权的人越该如此。
我觉得有的时候,大家的表态都太快了,一出现个什么有争议的新闻,便有一群人仿若海洋中见血的鲨鱼一般,迅速地抓住某个可以抨击的点,紧接着便是站在“道德高点”之上,把一个个“下好定义的帽子”压下来。
我这段话并不是想去针对谁,我只是想借此机会针对下这个社会现象,我觉得大家有时都太着急去站队了和发表意见了。
我很喜欢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经典,便是因为它的很多台词与情节设计都具有了很强的前瞻性,以至于用在十年之后的现在都是那么的巧妙与合适。
比如最开篇点题那一句,“让子弹飞一会儿”。
可在这个略显浮躁的快节奏时代,真正在意真相的人往往没有我们想象得多,有时明明第一发子弹才刚刚出膛,网络上就已经开始议论下一枪的结果了。
这样真的太着急了。
说回“国际语freestyle”的这次争议,坦白讲,对于谟老师的这一做法,我也认为有些不妥,但不妥的原因并不是他不该这么唱,而是他可以选择更具有普适性,或者说不会引发争议的做法来应对,我相信他这样也能完成的很好。
但无论是为了综艺效果和镜头,还是为了进一步推广国际语freestyle(如果你关注过“浪Wave”,那么你一定对谟老师的国际语整活不陌生),谟老师还是在那一刹那做出了他最想做出的选择。
把国际语搬上综艺节目,还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玩好了就像侃爷(《Internet》未正式发行版本中无填词free的部分),又是一段佳话,而玩不好就容易把自己在现场搞得很尴尬。
但你要非说,因为这一段的出现而使得大众对hiphop文化有了什么误解的话,那我确实不能苟同,毕竟想误解和想主观抹黑这个文化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这个“圈外人都没怎么get到的媒介”啊。
更何况,我们也应该去相信市场大众的审美与逻辑分辨能力,能被跟风带跑的人,也注定无法下沉下来,品味这一音乐类型的魅力。
且我认为Hiphop文化的内核,除了在去年被广泛热议的“发声”外,也不能丢掉Real与Fun。
谟老师的这一段无疑是真实且有趣的,只不过他的声音条件的确比侃爷差的多了些,所以从听感上谈不上特别的舒服。
但归根结底,就像他在微博上所说的一样,“这(正式舞台)才是我们用心对待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应该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音乐作品本身,那么接下来我就言归正传,与你聊聊这6组合作舞台给我留下的感受。
二、6组舞台表演reaction
第一组:Old School
如果是看现场,我很可能把票投给蓝队,但从节目播出来看,我更喜欢红(风火轮,以下简称红)队。
蓝队Oliver的出场非常出彩,几句英文重音尾韵很快的就把听者吸入了他的节奏,紧接着AJ的段落整体比较平稳,还做了一处小break处理算是加分项。
第三个出场的Credit值得着重推荐一下,他的这一part是整个old school组里让我感到听感最舒服的一段,带一点lay back进,中段靠歌词与重音、空拍的设计又打造了一个新的节奏变化,整段无论是韵脚的编排,还是对声音力量的控制,都卡在了一个最舒服的区间。
我最初认识他是通过那首温哥华华人rapper cypher《规矩RULES》,我认为在整首歌中除张万宝以外,最有腔调,技术也玩的最好的就是Credit。
最后Wiz的这一段则与他的初舞台90s很像,但由于篇幅有限,他并没有设计出更多惊喜的“点”出来。
整体来看,蓝队的舞台已足以称之为上乘,但有一个问题在于,既然你选择了走现场气氛流,那么你就必须用flow的编排或者hook把音乐的层级打开,最后一波再顶上去,而呈现出的效果给我感觉还是差了一口气。
虽然胡彦斌老师的hook很好听,也很贴心的把自己的声线与beat做了贴合,使得整个听感更加的流畅,但歌曲后半部分的bridge与几遍重复的hook,始终还是缺少了一个更加turn up的点,没有真正“炸”到我的心里。
再说另一边。
我认为old school beat的多人舞台,最怕出现的问题应是听感乏味,而红队的表演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最出彩的人无疑是小李,其次应是西凹木与Mercy,而即使是相对在这一场“稍弱”于队友的Eink,也同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小李作为歌曲的第三棒,为这首歌的编排注入了一抹新的色彩,他与前两位的vibe完全不同,一开口就重新给了你一轮新鲜感,且小李将自己的verse也编排成了4小部分,层层推进,情绪越唱越满,最后随着一个挥臂炸出来,perfect!
而在我看来,红队之所以能赢得我的这一票,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原因是他们选择了放弃现场投票中更吃香的“燥感”,而是更深层地从歌词内核进行输出,而无论是点题的态度还是punchline的数量,他们都远远超过了前一组。
举两个例子:西凹木的开篇以一个打工人的视角切入,而他的punchline韵脚竟然是用“Power Point”来压这一段的“every morning”与“分心”,这真是编的太巧妙了,更何况加上前半句的“你在比赛应该打开Cubase”,连逻辑感也无比的通顺,真的出彩。
谟老师在flow与smooth方面的能力世人皆知,但其实他在歌词的创作方面也从来都不会令人失望。
此番登场以自我经历为切口阐述,颇有当年《蔷薇》+《语音信箱》的写作风格,而在verse中段以“能否再拿起麦克风”作为桥梁实现了编排与重音的转变,并以科比的形象类比点出一句punchline结尾,整体完成的非常漂亮。
第二组:New School
这一组对决在我心里是55开,如果硬要投票,我大概会选蓝队。
这一组的表现其实比前两组要明显弱了一些,当然这也与两位流行音乐人风格有关,无论是朱婧汐还是龚琳娜老师,她们的音乐都具有着超强的个人风格,让她们在短时间内迁就选手的风格做出改变显然不现实(且这样也丢失了本季节目的初衷),因此8名rapper就必须在此轮要接受比其他选手更严谨的挑战。
第一组,虽然乍一听上去是未来感与古风穿插,很有浪潮感,但实际上整体歌曲的结构还是有点无序,每个人都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段落创作而已,内容与其他人的段落没有丝毫联系,一副全靠朱婧汐的副歌硬凑成一整首歌的模样。
4人中相较而言更出色的是果哥,DDG用自己成熟的一套技术稳稳地完成了任务,还通过flow的编排为下一个出场的YOUNG13DBABY作了铺垫。
红队其实在歌曲的整体融合感上是强于对方的,但分开来拆每个人的部分时,其实除了李棒棒都不够出彩(东晓与FEEEleven的sauce还是玩出来了,但也只是玩出了sauce,对自己的verse加持不明显)。
李棒棒其实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名rapper,只是可惜他好像每年都在综艺上运气不太好,听李棒棒的音乐你是能感觉到他在兼顾“玩音乐”的同时,还与听者有对话和沟通感。
从文化底蕴上来看,李棒棒也应是这一轮的MVP。
歌词中写到的“白马黄衫灌江口,蜀波浓于酒”取自于元代诗人张宪的《神弦十一曲》,李棒棒将之改写并旋律化演绎,一方面成为了两段verse中出彩的旋律bridge,一方面也与二郎神形象完美契合。
此外,他在反驳果哥时运用的“明日黄花”也在进一步彰显着自己的学识与修养。
不过,如果要我进行投票的话,虽然李棒棒的表现是这一轮中我最喜欢的,但还是蓝队的作品从听感上来说更符合我的口味,朱婧汐的hook实在是为舞台加分了太多,而龚琳娜老师最后的那一段rap则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组:Melody
我更喜欢红队。
其实这一组是最没悬念的,因为蓝队的周庆健一开口就拉胯了,结果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后续登场的几名选手也同样是瑕疵尽显。
如果我是尤长靖,我就会把全部三枚币统统给相对最稳健的巴顿。
不过坦白讲,即使是这4名rapper都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这首歌里最出彩的部分也依然会是尤长靖,毫无悬念。
在第三期的先导片中,尤长靖其实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melody组也需要rap能力强的选手,但最终他还是心软了没有组外选人,而事实则证明他的担忧并没有错。
而另一边就是很规矩的一首melody rap,最出彩的同样是流行音乐人单依纯,但至少另外4人的风格是有交叉的,所以整体效果不算被吃的很严重。
以上内容就是我针对第三期节目做出的reaction,以及因“国际语freestyle”事件引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后续的作品应该还是会回归视频的版本,我们下期再见!
这里是自媒体人加七君,给你我的温度,期待你的关注~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