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Effective Objective-C 2.0 编写高质量iOS与OS X代码的52个有效方法》
并做个学习笔记,第 5 - 6 章
目录:
第5章 内存管理
第29条:理解引用计数
第30条:以ARC简化引用计数
第31条:在dealloc方法中只释放引用并解除监听
第32条:编写"异常安全代码"时留意内存管理问题
第33条:以弱引用避免保留环
第34条:以"自动释放池块"降低内存峰值
第35条:用"僵尸对象"调试内存管理问题
第36条:不要使用retainCount
第6章 块与大中枢派发
第37条:理解"块"这一概念
第38条:为常用的块类型创建typedef
第39条:用handler块降低代码分散程度
第40条:用块引用其所属对象时不要出现保留环
第41条:多用派发队列,少用同步锁
第42条:多用GCD,少用performSelector系列方法
第43条:掌握GCD及操作队列的使用时机
第44条:通过Dispatch Group机制,根据系统资源状况来执行任务
第45条:使用dispatch_once来执行只需运行一次的线程安全代码
第46条:不要使用dispatch_get_current_queue
第 5 章 内存管理
第 29 条 理解引用计数
1)引用计数机制通过可以递增递减的计数器来管理内存。对象创建好之后,其保留计数至少为1.若保留计数为正,则对象继续存活。当保留计数降为0时,对象就被销毁了。
2)在对象生命期中,其余对象通过引用来保留或释放此对象。保留与释放操作分别会递增递减保留计数。
第 30 条 以 ARC 简化引用计数
1)有 ARC 之后,程序员就无须担心内存管理问题了。使用 ARC 来编程,可省去类中的许多“样板代码”。
2)ARC 管理对象生命期的办法基本上就是:在合适的地方插入“保留”及“释放”操作。在 ARC 环境下,变量的内存管理语义可以通过修饰符指明,而原来则需要手工执行“保留”及“释放”操作。
3)由方法所返回的对象,其内存管理语义总是通过方法名来实现。ARC 将此确定为开发者必须遵守的规则。
4)ARC 只负责管理 Objective-C 对象的内存。尤其要注意:CoreFoundation 对象不归 ARC 管理,开发者必须适时调用 CFRetain/CFRelease。
第 31 条 在 dealloc 方法中只释放引用并解除监听
1)在 dealloc 方法里,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释放指向其他对象的引用,并取消原来订阅的“键值观测”(KVO)或NSNotivicationCenter等通知,不要做其他事情。
2)如果对象持有文件描述符等系统资源,那么应该专门编写一个方法来释放此种资源。这样的类要和其使用者约定:用完资源后必须调用 close 方法。
3)执行异步任务的方法不应在 dealloc 里调用;只能在正常状态下执行的那些方法也不应在 dealloc 里调用,因为此时对象已正在回收的状态了。
第 32 条 编写“异常安全代码”时留意内存管理问题
1)捕获异常时,一定要注意将 try 块内所创立的对象清理干净。
2)在默认情况下,ARC 不生成安全处理异常所需的清理代码。开启编译器标志后,可生成这种代码,不过会导致应用程序变大,而且会降低支行效率。
第 33 条 以弱引用避免保留环
1)将某些引用设为 weak,可避免出现“保留环”。
2)weak 引用可以自动清空,也可以不自动清空。自动清空是随着 ARC 而引入的新特性,由运行期系统来实现。在具备自动清空功能的弱引用上,可以随意读取其数据,因为这种引用不会指向已经回收过的对象。
第 34 条 以“自动释放池块”降低内存峰值
1)自动释放池排布在栈中,对象收到 autorelease 消息后,系统将其放入最顶端的池里。
2)合理运用自动释放池,可降低应用程序的内存峰值。
3)@autoreleasepool 这种新式写法能创建出更为轻便的自动释放池。
第 35 条 用“僵尸对象”调试内存管理问题
1)系统在回收对象时,可以不将其真的回收,而是把它转化为僵尸对象。通过环境变量 NSZombieEnabled 可开启此功能。
2)系统会修改对象的 isa 指针,令其指向特殊的僵尸类,从而使该对象变为僵尸对象。僵尸类能够响应所有的选择子,响应方式为:打印一条包含消息内容及其接收者的消息,然后终止应用程序。
第 36 条 不要使用 retainCount
1)对象的保留计数看似有用,实则不然,因为任何给定时间点上的“绝对你试计数”(absolute retain count)都无法反映对象生命的全貌。
2)引入 ARC 之后,retainCount 方法就正式废止了,在 ARC 下调用该方法会导致编译器报错。
第 6 章 块与大中枢派发
第 37 条 理解“块”这一概念
说明:块,即 block;大中枢派发,即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
1)块是 C、C++、Objective-C 中的词法闭包。
2)块可接受参数,也可返回值。
3)块可以分配在栈或堆上,也可以是全局的。分配在栈上的块可拷贝到堆里,这样的话,就和标准的 Objective-C 对象一样,具备引用计数了。
第 38 条 为常用的块类型创建 typedef
1)以 typedef 重新定义块类型,可令块变量用起来更加简单。
2)定义新类型时应遵从现有的命名习惯,勿使其名称与别的类型相冲突。
3)不妨为同一个块签名定义多个类型别名。如果要重构的代码使用了块类型的某个别名,那么只需修改相应 typedef 中的块签名即可,无须改动其他 typedef。
第 39 条 用 handler 块降低代码分散程度
1)在创建对象时,可以使用内联的 handler 块将业务逻辑一并声明。
2)在有多个实例需要监控时,如果采用委托模式,那么经常需要根据传入的对象来切换,而若改用 handler 块来实现,则可直接将块与相关对象放在一起。
3)设计 API 时如果用到了 handler 块,那么可以增加一个参数,使调用者可通过此参数来决定应该把块安排在哪个队列上执行。
第 40 条 用块引用其所属对象时不要出现保留环
1)如果块所捕获的对象直接或间接的保留了块本身,那么就得当心保留环(循环引用)问题。
2)一定要找个适当的时机解除保留环,而不能把责任推给 API 的调用者。
第 41 条 多用派发队列,少用同步锁
说明:派发队列,即 GCD;同步锁,即 @synchronized
1)派发队列可用来表述同步语义(synchronization semantic),这种做法要比使用 @synchronized 块或 NSLock 对象更简单。
2)将同步与异步派发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与普通加锁机制一样的同步行为,而这么做却不会阻塞执行异步派发的线程。
3)使用同步队列及栅栏块(dispatch_barrier_async),可以令同步行为更加高效。
第 42 条 多用 GCD,少用 performSelector 系列方法
1)performSelector 系统方法在内存管理方面容易有疏失。它无法确定将要执行的选择子具体是什么,因而 ARC 编译器也就无法插入适当的内存管理方法。
2)performSelector 系列方法所能处理的选择子太过局限了,选择子的返回值类型及发送给方法的参数个数都受到限制。
3)如果想把任务放在另一个线程上执行,那么最好不要用 performSelector 系列方法,而是应该把任务封装到块里,然后调用 GCD 的相关方法来实现。
第 43 条 掌握 GCD 及操作队列的使用时机
说明:操作队列,即 NSOperationQueue
1)在解决多线程与任务管理问题时,派发队列并非唯一文案。
2)操作队列提供了一套高层的 Objective-C API,能实现纯 GCD 所具备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还能完成一些更为复杂的操作,那些操作若改用 GCD 来实现,则需另外编写代码。
第 44 条 通过 Dispatch Group 机制,根据系统资源状况来执行任务
1)一系列任务可归入一个 dispatch group 之中。开发者可以在这组任务执行完毕时获得通知。
2)通过 dispatch group,可以在并发式派发队列里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此时 GCD 会根据系统资源状况来调度这些并发执行的任务。开发者若自己来实现此功能,则需编写大量代码。
第 45 条 使用 dispatch_one 来执行只需运行一次的线程安全代码
1)经常需要编写“只需执行一次的线程安全代码”。通过 GCD 所提供的 dispatch_once 函数,很容易就能实现此功能。
2)标记应该声明在 static 或 global 作用域中,这样的话,在把只需执行一次的块传给 dispatch_once 函数时,传进去的标记也是相同的。
第 46 条 不要使用 dispatch_get_current_queue
1)dispatch_get_current_queue 函数的行为常常与开发者所预期的不同。此函数已经废弃,只应做调试之用。
2)由于派发队列是按层级来组织的,所以无法单用某个队列对象来描述“当前队列”这一概念。
3)dispatch_get_current_queue 函数用于解决由不可重入的代码所引发的死锁,然而能用此函数解决的问题,通常也能改用“队列特定数据”来解决。
未完待续,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