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先讲第一个,手机摄影能够做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手机拍的照片不要总拿去跟专业相机,例如单反相机拍的照片相比,这完全是没有可比性的。虽然专业相机的拍出来画质比手机拍出来的好,但因为手机自身有着专业相机不能相比的便携性,手机摄影受很多人喜欢,甚至有的人因此直接卖掉了自己的单反相机。
手机拍摄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社交app:in)
但主要的我觉得还是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而且只有我们是出于这种心态去拍照片,才有可能拍得好。
2.捕捉精彩内容的方法
不同时间/天气: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天气所展现的样貌是不同的。比如就是你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你家的附近,你早上去拍和下午去拍,或者晴天去拍和雨天去拍,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周遭看起来似乎天天一样的景物,因为事物的不断变化,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我去年所完成的 365 每日一拍的练习,大部分照片就是在我家附近 5 公里以内拍摄的景物。
不同视角:如何让你的照片看起来有趣呢?有个做法就是尝试非常规视角,这样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新奇的感受。分类来讲,也即是:高/低机位拍摄、仰/俯视拍摄。
* 内容捕捉
1.高机位:高机位一般就是去寻找相对比较高的位置,比如周围的楼房、天桥之类的。下面三张例图里,第一张图是在一个高楼的楼顶拍的,第二张是在一个游船上拍的,第三张则是在天桥上拍的。
2.低机位:低机位则是把手机放低点拍,手机尽可能放低甚至贴到地面上,但一般来说,你用不着身体趴在地上拍,只要蹲着就可以了。低机位拍摄时一个比较常见的拍摄内容就是拍路边水洼里的倒影,就比如下面例图的第一张。
3.仰视:时常注意下头上的景物,很多平常的景物也许你换个角度看就很有意思了。比如大雾天的路灯,经常走的某条路边的一颗树,某个不起眼的楼房。
4.俯视例图:相比仰视,俯视算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一个视角,毕竟大家现在不是抬头就是低头,没事仰头的还是很少见。俯视一般拍地上的一些东西,另外拍食物也是比较好用的。你们可以观察一下,网络上有些拍的食物特别好看的美食博主,他们分享出来的食物图片一般都有俯视视
5.不同角度:同一个场景,我们换个方向,或者稍微走动一下,就可能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在一些拿不稳的场景里尽可能这样子换方向换位置多拍几张,以留着回去备用。比如我在菜园坝长江大桥拍摄的这张照片,它实际上也是在很多张照片里选出来的,这里我放三张过程图。
完成图(上)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想表现大桥吊杆产生的这种重复性规律的美感,尝试了几种角度后,最终选择以围栏作为引导线,稍微倾斜的拍下它。这样子拍整个桥被展示得比较全面,而且斜线元素给画面增添几分动感,非常符合桥上高速车流的那种情形。
再举例:
完成图(上)
起初我是被厨房的灯给吸引,尝试拍了一张,但效果不好;后来又尝试去拍了这个窗户,按墙壁一半窗户一半这样拍,结果效果也不是很好;多次尝试后,觉得正好可以以窗户作为框架拍窗外的人们,且把厨房的这个灯刚好拍下来。最终它就成了这个样子。
* 黄金拍摄时间
所谓黄金拍摄时间,可以简单理解为清晨和傍晚,准确一点则是日出后一个小时以及日落前一个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太阳位置接近地平线,光线会变得更暖和更丰富,拍出来的照片质感和色彩都非常棒。
除此之外,日出后一个小时里拍摄,通常行人非常少,特别是在你出去旅行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去拍摄能有很不错的收获。
而日落前一个小时里,城市里的灯光陆续开启,此时拍摄城市夜景也非常棒。注意,我们手机拍摄夜景的能力远不如相机,如果要拍摄夜景时候的灯光,最佳时间段也就是此时。
* 等待
有时候一张好照片是靠等出来的。等待光线到达理想的位置,或者是等待某个物体进入我们的取景框中。这得要事先能预判你想要的内容,然后在当前位置提前构图,把机位、角度等选好,此后就等待光线/物体进入我们的画面,迅速按下快门即可。
比如例图里拍的人行道,如果只拍人行道是不太好的,更何况我这个人行道还不是那么的有规则,让人看着就没那么的舒服。所以就得等行人进入画面来。但这张图其实抓得不是很好,最理想的应该是拍下行人在雨中匆匆行走的那种情况。
又或者第二张例图,这是一次在大理旅行时住的客栈,大理的阳光经常是突然就有突然又没那样,所以也是提前做好构图,等阳光出来的时候抓住机会拍下这一幕。
* 连拍
连拍通常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上述等待照片时候使用连拍,另一个则是看见某个画面立马掏出手机进行连拍。不过它们两个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抓到足够好的瞬间。
比如类似这种照片,我们就需要用连拍功能一口气拍下几十上百张,然后从中选择姿态最好的一张。
小结:
捕捉精彩内容的方法
* 内容捕捉——不同时间/天气/角度、高低机位、俯视仰视
* 黄金拍摄时间——光线少、人少(日出后/日落前一个小时)
* 等待——提前构图,等待合适的人事物以及光线
* 连拍——抓住某一个足够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