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碰巧坐在一位抱着宝宝的妈妈旁边。宝宝看起来2岁多的样子,坐了5、6个站后,宝宝开始哭了起来,想来是坐车时间长了,感觉不舒服。
妈妈细心安抚,问宝宝要不要喝点水?问宝宝要不要吃这个吃那个?换了个姿势抱宝宝,问这样好不好?摸摸宝宝的额头,把给宝宝脱下来的衣服又给穿上了。。。。。。可是宝宝统统不领情,哭声越来越大。妈妈担心地看了看周围的乘客,禁不住低声骂道:“叫你不要跟来,你非要跟来,现在好了,又哭哭啼啼地,信不信我把你丢掉。。。。。。”
宝宝听到妈妈的数落,一霎间哭声变得惊天动地,声嘶力竭,用尽毕生力气表达对妈妈数落的不满,直至哭得毫无力气,看似晕晕欲睡了才平静下来。
整个过程中,妈妈也由开始的细心询问宝宝,到中间变得厌烦,恨不得把宝宝丢掉的样子,发展到最后只能既无助又无奈且又面无表情地抱着宝宝。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遇到过孩子哭泣的时候,每每这个时刻,都不禁觉得烦恼。尤其是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小叫的话,更是让爸爸妈妈感到又气又急又羞又恼。那一刻,想来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希望有特异功能,可以马上将自己从这种窘境中解救出来吧。
哭泣,作为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很多爸爸妈妈那里,是不被接纳、不被允许的。而这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没有确认感,从而造成情绪困扰。如果不进行处理,这样的情绪困扰会伴随终身。
在心理咨询出现之前,我们的古人就有很多修行的方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打坐,通过觉察自身身体和情绪的变化来提升对自己的了解,进而提升对情绪的调控。可见,对情绪的不确认感自古有之,而处理这种情绪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河流的水过多会漫过河堤。哭泣被抑制,内心的悲伤和委屈,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生病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式,心理学术语称之为躯体化。
虽然国人不鼓励哭泣,有古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却极重视对疾病的医治和对身体的保健。他们不知道的是,有多少身体方面的酸痛胀疼是因为不能够痛快流畅地哭泣,不得不换了一种方式——生病——来倾诉。这种方式带来的痛苦更多,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更长,真是不如当初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虽然哭泣是有好处的,可始终也有让人烦恼之处。尤其是当你火急火燎、恨不得自己有个三头六臂,来应付各种各样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烦事琐事杂事碎事的时候,哭泣——尤其是孩子的哭泣——实在是让人难以应付。
怎样帮助一个哭泣的人渡过这痛苦时刻呢?
1
重要的是态度,态度是基石。接纳的态度是安抚哭泣的人的不二法器。
哭泣不是件好事情,但也不是件坏事情,更不是丢人的事情,也谈不上是羞耻的事情。哭泣就是很常见地表达情绪——尤其是悲伤情绪——的方式,跟用话语讲自己的悲伤一样。只不过有的人运气不太好,不能用话语表达出来,不得已才用哭泣来表达。而孩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太弱,也就更经常使用这种方式。
说话,有人啰嗦,有人简洁,有人嗓门大,有人细声细语。哭泣也一样,有人哭得多,时间长;有人哭得少,很快就停止了;有人声嘶力竭;有人默默地垂泪。人们看到哭泣的人觉得厌烦,是因为内心觉得哭泣是不好的。而厌烦,是给哭泣的人的伤口上撒盐,让本来悲伤的他更加悲伤,为自己的哭泣感到悲伤,为被人厌烦感到悲伤,为被批评被排斥感到悲伤。文中的那位妈妈,如果她内心没有升起厌烦的情绪,宝宝的哭泣就会在她持续的安抚下停止了,宝宝的情绪也释放了,不会带着那情绪晕晕入睡,更不会将那情绪带到将来的生活中。
2
要给哭泣的人一个空间。一个用来哭泣的空间,一个用来释放情绪的空间。
这里的空间更多指得是时间上的空间。让他在他需要的时间里哭泣,不干扰,不制止。平静的陪伴是最有力、最可靠的支持。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有的人面对情绪,内心会害怕、会忧虑、会生气。。。。。。那么,请先把你的情绪放在一旁,不做声,安静地待在他的旁边。如果他允许,你也能做到,最好轻轻地抱着他,让他感受到你的存在,感受到你对他的接纳和支持。
3
随时适当地响应哭泣的人的需要。
脸哭花了,需要纸巾;嗓子哭哑了,需要喝水;肚子哭饿了,需要吃东西,人哭累了,需要睡觉。有的人会边哭边控诉,他需要听他说的话。他的话可能让人感觉不可理喻甚至恶毒,但他只是在诉说他的内心感受,表达他的情绪。当他讲完了,哭完了,感觉好些了,情绪过去了。这时才是开始进行真正现实对话的时刻。
哭泣是件小事,小到随处可见。哭泣也是件大事,承载了我们内心很多的情绪、情结和创伤。希望我们不要排斥哭泣、回避哭泣,而是去看见哭泣背后所隐含的那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