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规律
1. 儿童生命的早期(0-3 岁)是一生中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这一时期对儿童的未来成长影响深远。
2.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显示: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儿童的大脑以惊人的速度发育,每秒能够建立超过 100 万个神经元连接,神经元连接越恰当,孩子就越聪明,超过80%的大脑功能在孩子三岁前形成,这意味着早期的发展会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是此后任一阶段都无法再现的速度。
3. 三岁儿童大脑的活跃度是成人大脑的两倍。这些神经元连接是大脑功能最基础的组成部 分。
4. 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元连接除了受到基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后天生活经历的影响,即能否获得良好的营养保护和来自交谈游戏及回应性照料的刺激。
5. 儿童早期的发展需要多维度综合的考虑,通过母乳喂养、营养的辅食、及时的回应,还有一些营养素的补充等等,要让我们的儿童获得良好的营养,为大脑的发育供给能量。
6. 生活当中,我们跟孩子运用语言、阅读、绘画、交流、玩耍,进行早期的亲子互动,这样对于我们孩子的神经元的连接也是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7.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 2 岁前处在发育加速期,36 个月时脑重已经接近成人。因此建议养育者给 36 个月内的孩子创设较为宽松的环境,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惊吓、恐吓等刺激,避免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与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8. 过多、过量的训练,比如很多“兴趣班”也会妨碍脑的正常发育。也就是说,3 岁以内的孩子安排过多的“智力开发”内容,反而不利于幼儿的发育成长。
9. 0-3 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记忆力是不断发展的,一般来说 1 岁的孩子对人或物的再认能力大约只维持数天,2 岁时可达数周,3 岁时延长到数月。
10. 0-3 岁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幼儿的语言能力不发达,靠形象记忆为主,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是形象记忆优于逻辑记忆,比如学习苹果,看着苹果的图片要比看着写苹果词的卡片更有效。
11. 0-3 岁他们的记忆也往往缺少目的性,他们更容易记住的是令他们感兴趣、印象鲜明的事物,在 3 岁前并不能真正完成有目的的识记任务。因此,孩子可能不能记住家长教他的字是什么,但可能记得书里的小猴子都做了哪些动作。
12. 孩子的动作发展遵循从头到尾、远近原则和顺序原则,动作的发展表现为先转头、上身,然后才能翻身。
13. 远近原则和顺序原则指的是儿童的动作发展是躯干、肩膀动作优先于手和手指的动作。孩子会先能坐立,再能行走。大动作发展会先比划大动作,才会发展出串珠等小肌肉的精细动作。精细动作的发展包含了捏、手腕转动、手指的弯曲伸展。
14.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不仅认为主体的动作或运算在不断地演变成一定的认知结构,而且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由于认知结构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
第一是儿童心理发展有阶段性;
第二是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恒定不变的;
第三是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在前一个阶段的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的结果又为下一个阶段的结构提供条件;
第四是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准备期和完成期。
15.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6. 0-2 岁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初步发展的时期,婴儿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的世界。在这一阶段中,婴儿发展起若干重要的认知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客体永存性”概念。
17. 3 岁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并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象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皮亚杰把这种通过符号进行学习的能力称为符号功能。在这一阶段中,儿童思维发展的两个典型局限性特点是思维的片面性和我向思维。思维的片面性指儿童此时的思维有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皮亚杰著名的“守恒”实验揭示了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
18. 根据皮亚杰的幼儿发展理论,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趋势是道德情感的范围由近及远,逐步扩大,幼儿往往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爱老师、同学,再爱家乡或社区,最后才扩及到祖国。
19.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0-3 岁处在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
20. 2 岁左右的儿童,还处在道德的“无律”阶段,还不能把自己和外界区分,还不具备认识规则、接受规则的条件,他们还不能对行为做出对错的判断。
21. 儿童的道德行为最大的特点是言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