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很久之前就知道戴维·迈尔斯的大部头《社会心理学》,下载的电子书一直躺在kindle中,没有动力打开看。直到听了张泉灵的演讲,中间她提到《社会心理学》一直是她的案头常翻书。还记得她说的捐款箱为什么要放到电梯上方的例子,非常生动。于是我有了动力开始阅读这个大部头。
开始阅读,我发现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自己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知识,更多的是把自己习以为常的心理现象,理性显示地讲解出来。但是习以为常,不代表自己就了解了。直到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不经意地想起书中的理论,才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我知道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心理学招牌的书籍,大多是披着心理学外衣的成功学、厚黑学书籍。心理学被逐渐功利化,变成获得事业,职场,政治甚至爱情的工具。但是戴维·迈尔斯在书里说道,他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帮助人们用批判性思维约束直觉,用同情改善批判主义,用理解替代错觉。
社会中的自我
社会中的自我是全书的第一篇“社会思维”的第一章。社会思维一共讲了三个元概念,1. 社会中的自我,2. 社会信念和判断,3.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这三个元概念实际上讨论都是“我”,这是全书的基石。也只有讨论清楚了“我”,才能继而研究别人,群体和社会。
我先聊下社会中的自我吧。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我是谁”这个问题。这听上去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或者是碗心灵鸡汤。你对这个问题的排斥是因为完全了解了答案,还是因为害怕去思考呢。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我是谁,我是父母的子女,我是公司的员工等等。如果你想到的回答也是这样,你是相互依存的自我,这也是亚洲集体文化孕育出的自我。如果你的回答类似于我是开餐爱好者,我是金牛座,那你更可能是独立的自我,个人主义孕育的自我。
不同的“我是谁”的回答,也影响了你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而开心或沮丧。比如相互依存的自我会因为和别人亲密的增加,或者被一个组织认可而开心。而独立的自我更可能因为自己与众不同而高兴。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客观地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自我认知。
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就是自尊。上面提高的让人开心或沮丧的事情,都是自尊有关。无论是被被别人认可,还是被自己认可,都会提升自尊水平,从而获得幸福感。有人可以为了获得老板的认可,废寝忘食地加班。经常有人会因为别人骂了自己而大打出手,想想“你瞅啥-瞅你咋地”的例子。但是我们提升自尊的动机到底来自于哪里。有些学派认为提升自尊是处于拜托死亡的恐惧。因为从远古开始不被群体接受,或者自己不够强大,是会威胁到个体生存的。这种恐惧从古传递到今,深入血液,就算是衣食无忧,一旦自尊受到挑战,你也会立刻感到悲伤或愤怒。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自我概念和了解到自尊的动机。下面我们在来看看行动中的自我,看看我们到底是如何控制我们自己的。
书中定义自我的能量为控制自己的能力,比如有拖延症的人,自我能量就相对低;相反坚持去健身房的人,自我能量会相对高。如果你悲观的觉得自己不能完成任务,就会把任务一拖再拖。相反如果你多想想一些积极的可能性,你就会更主动地去指定计划,从而完成任务。这种积极思维的力量,就是自我效能。有些人可能分不清自我效能和自尊,前者是乐观的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后者是因为完成任务而开心。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控制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挫折。比如成绩差的学生会感觉到无法控制自己的考试成绩,他们往往也会把考试的不利归咎于考试题太变态,或者某某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发挥。积极的面对挫折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一直不能积极的看待挫折,他就会习得一种无助感,变得被动,甚至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情况下,也会感到无助。
下面谈到一个人类最强的偏见之一--自我服务归因。所谓自我服务归因,就是一个种让自我开心愉悦的归因方式,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差的结果归因给别人。自我服务归因偏差造成的问题处处可见,比如夫妻吵架的时候,都觉得是对方的错;自己成绩不好,怪老师没教好;迟到了怪路上堵车等等。这种自我服务归因偏差,不仅是一种我们处理信息的情感性倾向,也是一种处于自尊动机的自我服务保护措施。
现在我们看到,自我位于我们社会世界的中心,自尊和自我效能会带来很多益处,而自我服务归因偏差也会影响自我评价。那么那些美化自我的对外表现都是真实的吗?人们当众讲出去的话,都是他们真实的感受吗?
很遗憾人们讲出去的话,那些对外表现经常不是人们的真实感受,及时这不是他们有意而为之的。有时人们会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我肯定能干好,这样的言论是不是很熟悉。有时我们和别人说的话,在朋友圈发的状态,是为了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让别人称赞,这也与自己真实想法相反。
后记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除了作业或者工作需要。写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对第一章的理解还是很浅,虽然看的时候感觉都理解了。看懂是最基础的等级,往上是书写讲给别人,再往上是能够用于实践。就像李笑来老师推荐的,希望能保持写作的习惯。只读只看但不写,终究不能走上下一个思维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