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你一样,不是个“自幼读书”或者“嗜书如命”的人,可以说,十八岁以前,我没有进行过任何有意识地阅读。所以说起我的文学情愫,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十八岁那一年。十八岁,女性思想形成的关键期。命运使然,某个平常的、烦闷的午后,我在图书馆翻开了一本王小波。
王小波,一个精致的趣味主义者。他对我的唤醒可以说是文学性、哲学性、美学性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思考他。“一点玩世不恭,三分黑色幽默,字里行间隐藏缜密的思辨,同时透着一丝知识分子的恳切与清醒,天才,异类,25世纪人。”当时我想。
用小波引出话题,是因为他的文字更换了我的血液,“我变得不一样了”,这一点上小波门徒自当明晰。被小波领进门以后,我后来遇到了自己的文学。大二时由于对西方文学课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它课程,所以开始对西方文学作品做深入阅读,想想那时,如痴如醉程度堪比人类make love。
我爱上文学,读了文学专业,于是成为了那些“个人喜爱文学”且“专业又是文学”的少数幸运儿。我情不自禁这样说。当我感知到,人的一生非常有限,有限到无论怎样度过都觉得浪费,觉得后悔,就索性选择了去读书,“用其力量去抵抗时间”,让头脑中一闪而过的领悟一次次去超越生命无尽的虚无。
如此,每个人都应该阅读一本书,我指的是真正的文学,而非塑料文学——一个呼吁。
我有幸读到了我想看的书。因为这些书,我变得敏感,紧张,自我怀疑,一度恐惧,绝望,甚至幻想过死亡。可就在这种自我意识的不断冲突与重构的过程中,我同时感觉到,我的某些“自我”开始腐烂、蠕动、重生、焕发出一种新生命,毫无疑问,阅读赋予我思维上的升华。世界不再单一。罗素先生一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如解救自我的箴言一般,开始让我不再无知。写到这里脑中显现一句电影台词:
“我一直在想,稀里糊涂过下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和老年痴呆差不多,那可不值得羡慕。”
是的,必须开始阅读。
你也许会同意,那种由读书产生的魅力,包围在某些特定的人身上。我们说那些人有自己的思想,因此他们的人生不可预测。我想,一旦你也拥有了这种魅力,你便会越来越喜欢自己,也会吸引那些你所喜欢的人。
决心阅读。你须明白,阅读过程并不轻松,它是一项极严肃的思考行为。这严肃中包含着狂喜中的悲悯,荒诞中的谦虚,以及你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后的巨大荣耀,与永恒孤独。
决心阅读。你须承认,每个人的第一次阅读都不算是真正的读书,因为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有些人甚至还局限于教科书所影响的中心思想论中,毫无自我。第二次阅读则完全不一样了,受潜意识影响而不自觉的站在作者角度去看,看格式,看手法,去解构思想,去重组意识,豁然开朗——一个鼓励。
阅读本身又是通透的,清醒的,享受的。于我而言,我如果阅读一本喜欢的书,就会读的很慢很慢,于是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我便能再这些字与字的距离之间,找到自己。
曾经突然有那么一刻,我能够区别自己与其他人了,周围人的价值观不再是我的价值观了,我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这漫长一生中,我们所渴望的,一定是某种非他的东西。我渴望向内而生。向内而生?你问我。
是的朋友。让我用处例子解释。我最近在读Patti Smith的《Just kids》,其中有段描写:
“ 我们俩的钱只够买一张票的,所以两人中会有一个进去看展,回来讲给另一个人听。有那么一次,我们去了惠特尼博物馆,这次轮到我了,我不情愿地留下他,自己走了进去。我已经不记得那里都展了些什么,只记得我透过一扇博物馆特有的梯形窗户,端详着街对面的罗伯特,他正邪倚在一个停车收费器上,抽着烟。”
读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禁停下来,又读了一遍。我想,读书的某种意义,就在于这么“咯噔”的一下,与麻木相反,它体现着你对生命的敏感,也就是向内而生。我阅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这种依稀美好的刹那,毫无功利地感受文字,或高尚,或卑劣,或理性,或荒诞,都是生命之升华。这一点始终是我写作的立场。
借此,想要每周更新一期我在阅读过程中的谬思杂想,希望你们因此认识一本书,也因此认识一下我~。今天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如果你不经意间读到了我的文字,那么一切就更美好了。希望开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