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北京的面食,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地说出炸酱面和疙瘩汤,不要忘了:拨鱼儿也是老北京的一道地道面食。拨鱼儿也称为“面鱼儿”或“剔尖儿”,源自山西省晋中一带的地方传统经典面食。因为面的形状是二头细窄,中间宽厚,整体又有些圆滑的样子,在汤里煮的时就象一条条的小鱼,而且制作的时候是用筷子把“小鱼”拨到汤中,所以形象地称其为“拨鱼儿”。传说它的起源故事是这样的:
李世民的皇妹—八姑,赴绵山诵经修行,为乡民采药医病。一日,八姑为一患病老妪配药、做饭。和面时,软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后还是将面和得稀软。眼看锅中水开,八姑急中生智,随手拿起一块木板,将软面团放于板上,用一根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竟拨出了一根根面条。煮熟盛碗老妪吃得上口,就问:“孩子,这叫什么?”八姑将“这”误听为“你”字,脱口说:“叫八姑。”老妪误听为“拨股”,从此就有了“拨股”面,就是最早的剔尖。后来剔尖渐渐流传开来,用筷子剔拨,面呈鱼形,又称“拨鱼儿”,而二头又尖,又称剔尖儿”。
有人称“拨鱼儿”有些久远又陌生,除了饭馆,好象很少有人愿意做了,仿佛是姥姥家才会做的美食,妈妈辈儿的人也就做做疙瘩汤了,其实也不尽然,对于美食的流传,只要有影响,有食客,有念想,总有人在某一天会想起它。现在的我们,每天总是处于忙碌状态,下班回家时特别期待厨房里有个机器人听从自己的指令,不一会儿就把美食呈上来,因此,与和面、揉面、发面…等复杂的、需要时间和精力的面点制作在平日的厨房里仿佛有些不受菜将军的待见,但可是然而but, “拨鱼儿”可是制作简单又食之美味的,小龟今天重新将其面呈大家,也是希望不要把这个美食忘记了。
下面小龟就来介绍下“拨鱼儿”的家庭做法,好这一口的你一起来试试吧!
一、“拨鱼儿”的做法:
原料:面粉,西红柿,菠菜,鸡蛋,葱,香菜,酱油、香油、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配菜。西红柿、菠菜、香菜洗净后,西红柿去皮切成丁,菠菜切成小段,香菜切成末,葱切成葱花,鸡蛋打在碗中备用。
步骤2:制作汤底。火上坐锅,热锅凉油,油热后下入葱花,炒出香味后,倒入西红柿丁翻炒,炒出汁水后,加入少许酱油调味增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清水,盖上锅盖,待其煮开。
步骤3:制作面糊。碗中倒入二小碗面粉,然后少量慢慢地加入一小碗清水,边加水加用筷子朝一个方向不停地搅动面粉,直至搅成一个成型且有劲的面糊,拔出筷子的时候会感觉有些费力。
步骤4:拨鱼儿。锅中水开后,转中小火,左手端面糊的碗,将碗向锅边稍倾斜,用筷子在碗里将最边缘、仿佛要流出来的面糊部分稍加用力且快速的拨进锅里。[此步注意:在拨鱼儿的时候,要时常用筷子搅动下锅底,以防拨鱼儿相互粘连或者粘在锅底。]
步骤5:煮拨鱼儿。将面糊都变成拨鱼儿拨至锅里后,将火稍稍调大,用勺子沿锅沿一圈搅动拨鱼儿以免其粘至锅底,煮三分钟,然后加入菠菜。
步骤6:淋鸡蛋液。等锅中的拨鱼儿都浮起来后,将鸡蛋液淋进锅中,再加入少量食盐,搅拌均匀后,盛出装碗,吃前再淋上少许香油,撒上香菜末。
二、“拨鱼儿”的烹饪技巧:
1:做“拨鱼儿”的关键就是调面糊,面糊稀了鱼儿会软趴趴糊乎乎的不成形,稠了鱼儿会直挺挺地看着没有灵气,所以加水搅拌时要少量逐次加入,而且边加边搅拌,用筷子朝一个方向不停地搅动面粉,直至没有面疙瘩、搅成一个成型且有劲的面糊。一般来说,面粉与水的比例为2:1左右的稀稠度较为合适。
2:右手拿筷子拨鱼儿的时候,筷子比较容易和面糊粘连,这时你只需用筷子在面汤里蘸一下,再拨面糊就不会粘筷子了,如此重复即可。重要的一点是:用筷子拨的时候要干净利索快,越慢面糊越粘,越爱粘筷子。
3:配菜的选择按自己的喜好就可以,除了西红柿、菠菜,还可以用土豆、胡萝卜、木耳,青椒等等。
4:不同的做法:小龟的做法是汤面一锅出,讲究的朋友,可以先做些卤子/浇头,再单独煮拨鱼儿,然后将拨鱼儿盛在碗里,浇上卤子再吃。
三、“拨鱼儿”的口感:
“拨鱼儿”吃起来香滑劲道,易于消化,与配菜一起吃非常爽口,吃的时候还可以加些醋、腌韭菜花、辣椒油、腊八蒜等等,喜欢花样的你还可以用菠菜汁、胡萝卜汁或者其他果蔬汁来做面糊,拨出来的小鱼儿好看又有营养。(即使你在做拨鱼的时候并不熟练,有“大鱼小鱼乱入锅”的感觉,但我相信丝毫不会影响你爱吃它们的样子。)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