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的很明白。
有关成长的事,要长期做,要坚持。
因为,当人真正的去做事了,就会在做事的行动中发现变量、发现变化。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
所以,每次行动都会遇到新的情况。
又由于,人要成长,人要做事。
这样一来,人就会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也在成长。
以我自身为例。
我在第一天,决定每天都写一篇文章,这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情况。
那时候我刚做出决定,心情比较高兴,整体比较乐观。
我在第二天,照例的写文章,稍微的纠结了下“要写什么”。
我在今天,依然在写文章,却花了一些时间去决定内容,这算是对自己的催促吧。
我从以前到现在,有过一些想法上的积累。
真要写的话,我可以把每个想法都写成文章,这很简单。
但我不打算这样做,这只是持续的消耗。
换个时髦点的说法,叫“输出”。
对写文来说,只有输出是不够的,还得有输入。
不能只写不看,那样迟早会写空自己,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
最坏的情况,是输入量少于输出量,入不敷出,很快GG。
中等的情况,是输入量等于输出量,勉强应付,还算可以。
较好的情况,是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绰绰有余,轻轻松松。
以前我不敢每天更新的,连这个念头都没有。
怕写着写着就GG了,就是担心入不敷出。
我现在已经不会担心这种事了,世界上的事,我是绝对写不完的。
如果真的入不敷出了,那一定是我的问题。
所以我没直接沿用以前的想法,而是想了一会儿,“临时起意”写了这篇文章。
既然我认为“每天一篇文章”是一种成长的方式,那自然要去做。
既然做了,不如借此“进步”一下。
临时想一个主题,临时写一篇文章,也算是个小小的进步了吧。
再说另一件事。
严格来说,我现在对“长期成长”这件事并没有多少发言权。
毕竟我连续写文到现在,也只是第三天,这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
关于持续、长期的成长,这是我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的。
发现了、知道了,却不等于“学会了”,所以我不敢说“学到了”。
所以我打算实践一下,看看效果。
正因为没有“发言权”,所以要去实践。
同时,这是第三篇文章,是我现在的想法,可以用在将来作为参考。
第50天的时候、第100天的时候、第300天的时候…
那还挺遥远的,但我觉得也不远,或许只是眨眨眼的事。
又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
我还记得我想做公众号的时候,那大概是去年这个时间吧。
结果到现在,一年有余,却只写了三十多篇。
想的比谁都多,做的比谁都少…
现在只恨当时想法有问题,要是那时候就开始做了,现在至少能多出300篇文章!
当然了,这句话建立在扯淡的前提下。
毕竟谁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那么久?
但有句话却不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一边记录现在的想法,一边写成文章,这就是这篇文章。
也许将来我的想法会改变,也许将来我的经验会让我得出其他的结论。
但那是将来的事了,在抵达“将来”之前,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如何。
而且我也很好奇将来,我想知道那时候的我是怎样的?
于我而言,可以长期坚持、并且成长的事,大概就是写文了。
每天稳定写一篇,想不出来就使劲想,写不出来就使劲写。
这是动力,有动力,就会主动的去向别人学习,主动的增加知识量,以便写出更多的东西。
同时,在每一天的写文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大小不一的问题。
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包括表达方式、包括内容…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同样在成长。
在短暂的时间内,也许看不出什么效果。
但如果时间线被拉长,收获肯定是不会少的。
也许这需要100天,也许这需要300天,又或许,需要1000天。
但这不重要,行动一千天,收获巨大。
但它不代表行动999天,就没有收获了。
它也不代表行动1天,就没有收获。
收获存在于每一天的行动之中。
这是“道理”,但我还没有检验它。
我还需要时间,只有时间才能检验它的对错。
但在那之前,我相信这个“道理”。
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想告诉大家:如果想成长,最好持续去做某件事。
它可以是学习某项技能,可以是学画画,可以是唱歌,可以任何与“成长”有关的事。
同时我也告诉大家:这个道理是我听来的,我现在还不能说它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