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你与孩子内在的无限可能》
小伙伴们,早上好呀。听完了子木的分享,以下是我的收获。
1、孩子需要的爱比大小想象的多,通过肢体接触是一种很好的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的方式。
这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怀孕的时候就被误导的一个事——抱孩子会宠坏孩子。
事实上我们应该多抱孩子,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还有所谓的“哭声免疫法”,不是一般的残忍。换位思考一下,你表达你的正常需求,没人回应你。让你自生自灭,你的感受是什么?
孩子小的时候,无条件地给予回应,就是在和孩子建立连接,而母亲与孩子的连接感是孩子和世界有连接感的基础啊。
只是多抱抱孩子有那么难吗?孩子不可能一辈子要你抱着的。
其实大人也是一样,辛苦工作了一天。进门就能够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所有的疲惫都会立马消失了。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们不会每天相互说“我爱你”。但每天都会跟老公拥抱。那种可以感受彼此心脏跳动的爱,真的是治愈的一切疲倦的良药。
2、原来问题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自己才需要不停的去解决问题。
比如家长总是追着孩子的屁股后面喂饭,一方面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一方面又担心孩子饿肚子,所以这样的情况就一直持续下去。
我的孩子在从吃第一口米糊的时候就是坐在餐椅上的,追喂的情况在家里就不存在。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全凭父母的养育。
3、注意力是一切。我爱你,所以不干涉你。而不是不管你。
从孩子会到处爬的时候,家里的抽屉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端。很多家长会限制孩子的探索,我想一方面是担心孩子夹到手。一方面是不理解孩子是以这样的方式探索世界,而且东西被丢的一地板,还要收拾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于是乎,把所有的抽屉都安上了安全锁扣,关闭了探索的通道。
我没有买安全锁扣,我的做法是。孩子在玩的时候,在一边陪着她,告诉她正确的开关方式,要小心手被夹到。也可以给她示范错误的做法,再退一步,即使孩子真的被夹了一下,孩子亲身体验过后。也能从中学习到,原来这样做会伤害到自己。
在不伤害孩子的人身安全前提下,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的探索世界。
4、延迟性满足的前提是被无条件被满足过。
这点让我想起了孩子坐摇摇车的事情。那天我抱着米粒去坐摇摇车,路边的一个孩子也想坐,她的奶奶说:“这个有什么好玩的,我们回家”。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大人的标准和评判去对待孩子。
由于我的家庭带给我的教育,我一直有深深的不配得感。我甚至不敢走进奢侈品牌店铺,担心店员会笑话我买不起。
5、勇敢来自相信的力量。通过语言的力量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从我记事起听到的都是否定的声音,“你怎么这么没用,扫个地都扫不好”“你这么笨,看你长大怎么生活!”
所以,我现在依然有点畏手畏脚。好在我现在知道了,可以通过书籍、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信念。
值得开心的事,我的孩子拥有和我完全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人生。
她想要自己动手尝试的事情,我会在旁边陪着她,鼓励她。告诉她很棒,即使做不好也没有关系。我们会一起多尝试几次,直到成功为止。
没有人天生就是笨蛋,笨蛋都是被打压出来的。
6、培养孩子就是培养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每个孩子、每个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愿我们都能做自己,也能让孩子做他自己。而不是把孩子变成实现我们自己没能实现梦想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