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喜欢上这种感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简书,写下一行行字。这些文字,是我的心情,我看到的世界,我感悟的人间百态。
每天500字,既不是400字,也不是600字,为什么?但不管为什么,我想我会坚持,已经慢慢适应每天500字的节奏。
在什么时间写?写什么?怎么写?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天天的实践中,找到答案。
我好像不太擅长写别人,只会写自己的心事,要么就是看电影电视和读书的感受。也许我的见识还太狭窄了,只能暂时停留在自我意识阶段,写不来太宏大的主题。写一本小说,安排男女主人公的命运,目前对我来说,还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越来越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的。有的书耐读,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一些片段,一些值得让人品味的金句;而有些书,通篇读下来,并没有特别的收获,看过也就忘了。
最近买了杨绛先生那本大名鼎鼎的《写在人生边上》,第一次阅读是深夜时分,通篇关于神鬼的故事,让我极为不适。而且,很抱歉,我没有阅读的快感。想起她在自序里说,为了写这四万字,竟然花了两年半时间,是不是写得不顺畅,读起来也有点艰难?我不敢随意评论大师的作品,只是作为一名读者,选择适合我自己口味的文字罢了。品味无所谓高低,自己舒服就好。
后来我又重温池莉的作品,她的东西倒是可以一口气通读下来,看到一些地方激起共鸣,还可莞尔一笑。不过,她的文字里值得一再回味的片段很少,看过也就过了。不像洁尘的文字,短短一篇文章里,能找到不少金句,让我心里涌起赞赏、激动、喜悦,忍不住用笔划出来还不算,还要一个个字摘抄下来。就是这么喜欢她的东西,她的文字像涓涓细流,可以滋润我的心。
一直想整理自己的书架,留下真正喜欢的,舍弃生厌的(对不起,但这是真话)。但一直令我困惑的问题是,整理出来的书本,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