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通读,我仿佛看到了我的一生,上大学后,我本不再想象我今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可读完他,我又陷入梦境。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童年时期从他父亲离开他后就得到了一种超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他的影子与别人的影子交换,从而,得知别人的内心的想法,好几次他在阁楼上与影子的对话改变了他的想法和处事。他偷过很多人的影子,只要站上就好,儿时的敌对马格,倾慕的女神伊丽莎白,一生的挚友吕克,初恋青梅克蕾儿,相差几十岁的伊凡,朋友般的恋人苏菲,以及他一生所爱的妈妈,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些不能说出口的话,影子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我”。从那之后,“我”就多了个使命:帮助别人的心。
他的童年经历我感受颇多,虽然我没有被针对的欺负,但那种无助而后无力反抗,最后妥协的感觉,那种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那种内心的孤寂,有执拗倔强的我,过得艰难。这本书给予了我心灵的寄托,心里多了一片净土,种植我的愿,不管能否开花结果,我都会享受这个过程,漫长而未知的时间之旅。
现在我是大一新生,开学快一个月了,我是在校园里旧书摊上发现的他,五元一本,看纸张不错又干净就买下了。我理想的大学生活就是闲时看看书,写写文章,忙时专心学习,我希望下个月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书中的“我”是学医的,而我是学兽医的,但都差不多,背很多病理、药理、生化,我想我的期末也是那样,也许毕业后也会像他那样忙到没时间回家,直到失去后才追悔。他给了我启发,又给了我警示,让我明白人生有很多东西,除了工作、学业、梦想,还有家人、朋友、爱人,也许不能同时拥有,但至少要争取。
本书88页前讲述的是他上大学前的事,有了初恋克蕾儿,可他没有兑现承诺,再没去过海边的小塔。上了大学,他遇见了陪伴他大学时光的苏菲,他们的心思都很细,所以观察、猜测、试探占据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吕克也许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苏菲的,但他对苏菲的确比“我”对苏菲好,“我”与苏菲分手后,就追寻儿时的记忆了,这里看似写的很刻意,结局也很中二,但这不正是对纯净之心的称赞吗?浮世三千,不忘初心。正应了那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心得呢,是要联系实际生活,小说毕竟是小说,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我是在高数的课上,不得不说,他讲的真的很烂,但这并不是我不听课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不想听高数,我对数字一点都不敏感,我更加喜欢音乐,音乐比语言更能说服我。山大学后,我在课外书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我经常抱怨没时间看书,没精力玩游戏,仔细想想我还是没有适应大学生活,这和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不一样,和别人口中的大学也不一样,每天不是早八晚五的作息,多加了早晚自习,每天不是在食堂里谈论八卦,而是抢饭快吃,要抢还不知是饭,还有澡堂,还有阶梯教室。不能吹头发都不算什么,我们都是穿着袜子拖鞋奔跑在土操场上,这些我还都能接受,而且乐在其中。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是很充实的,没到无事可做的地步,比起主人公我幸运点,还没有遇到让我魂牵梦绕的他,还不必为繁重的学业睡不了觉,更不必为家人担心,所以我才有闲心写下这篇没有文笔,语无伦次的文章。
文中的主人公对未来的憧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淡,儿时对长大的渴望,对未来职业的幻想都是那么不成熟,而它实现了吕克的梦想,一名医生。我实现了我的梦想,当兽医,我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而我下一步就是考执业兽医资格证书,考研,我想研究动物的情感,治疗他们的心理疾病,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成果。现在规划得再多也没有用,我只能规划一个大致方向,细节的事情我们无法预测。
有人问我如果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知道我以后会怎样,我想不想知道。我回答不,知道太多,人生岂不是太无趣了。他偷了别人的影子,知道了别人的秘密,可能只是因为他的人设吧。用这个能力帮助别人自然是好的,可他为何最后没有偷克蕾儿的影子,尽早知道她的想法?因为未知的,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