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下册习作五给学生提供了端午节的知识材料,材料的内容分别介绍了端午节的名字、来历、风俗等。然后,要求学生用上所给材料,为端午节写一篇介绍的短文。
根据要求,我认为写好本次习作,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加上组织性的语言,组合成一篇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
为了防止学生把材料生硬地叠加在一起,教师在写作前必须对学情加以预测,然后为学生习作搭建有效的支架。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本次习作应该在“理序”和“组织”上着力。
一、理序
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明白在介绍端午节的时候,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最后写什么?心中有了写作的顺序,然后有目的的提取有关的材料,最后加以整合。
二、组织
组织语言材料是这次习作的重要指导环节。如不指导,很可能就出现学生把现有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的现象。这样组合起来的文字,既生硬又没有趣味。怎样把文章写得有意思、有趣味呢?
第一,要有读者意识。要引导学生明白习作是为黑板报写材料的,它所面对的读者是学生,所以介绍要有趣味、有意思才能让同学们爱读、乐读。
第二,要加上组织性的语言。
介绍就是与读者交流,在介绍的时候,心中要有假想的对象,适当加上一些过渡性、交谈性的语言,才能把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篇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如开头可以这样来写: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也可以这样写:“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它的来历和习俗吗?”等等。
在介绍“来历”和“习俗”的时候,要使用过渡句把这两部分内容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传说,当年屈原……
又如:南方端午节和北方有所不同。他们这一天要吃……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就像说话一样,不仅要把意思表达清楚,而且要做到语意连贯,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