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吃过早饭,迎着初升的太阳,我和孙子、孙女、二儿子一行四人,骑车去村外捋槐花。
沿着庙下至汝州的公路,骑车缓缓前进,不停地向路两边观望,生怕错过槐树。阳春四月,正是绿肥红瘦时,路旁的杨树高大帅气的直立着,像身着军装的战士。碧绿油亮的叶子挤挨在一起,地上投下薄薄的树荫。一棵棵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在暖风中摇曳。路旁的绿化带内,只有樱花半开半落,一地的残红像逝去的芳华。
不知不觉中,已经出了庙下村东约200米,在湾子岭上,我突然嗅到槐花特有的熟悉的香味,香香的、甜甜的。同时也看到了我要找的槐花的倩影——隔着公路南侧的柳树翠帘,隐隐约约的闪着雪白的槐花。太熟悉的事物,一眼就能认出。立即停下车,我拿着竹杆、镰刀和绳子,带着我的虾兵蟹将,奔向槐树林。
没错,跨过蓝色路栏杆,穿过依依的柳树,就到了一片槐树林里。那碧绿的叶子,掩映不住一串串白云似玉的槐花,一朵朵盛开的槐花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白蝴蝶。那含苞欲放的像大米粒,也叫槐米。我们来的恰好,正赶上没有完全盛开,正是半开半苞味道醇美的时候。槐花浓郁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不计其数的蜜蜂也在嗡嗡地唱着歌,忙碌着采花酿蜜。此时此刻,还有麻雀、灰鸽子等鸟的欢叫,不时地传入耳中。
孙子、孙女高兴地欢呼雀跃,并踮起脚跟,伸手去采槐花,只可惜,个子尚小。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满树繁花似锦。
我迅速把镰刀用绳子牢牢固定在竹杆的一端。四人合理分工。我负责从树上折枝,儿子负责捡拾,并把槐花一整串采下,放在盆子里。孙子孙女则围在盆子旁边,把一串一串的花捋成一瓣一瓣的,把叶子和花梗捡出来。本来可以直接捋的,一来枝上有刺,免得扎住两个孩子。二来这样都有事做,有参与的快乐和成就感。我举着三米长的竹杆,不停地从树上折枝,儿子也麻利地捡起来,整串整串地放进盆子里。孙子孙女甭提多带劲,坐在小凳子上,两双小手争先抢后的捋槐花,还一副认真的样子。比在家里看电视,又是抢台又挣东西吃的时候乖多了。
儿子说:“妈妈,你确定这花能吃?”我说:“不但槐花能吃,槐叶也能吃。只不过是刚发的嫩芽。”“妈妈,你别说你小时候就靠着填饱肚子的?”没有亲身经历,儿子是体会不到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回答道:“我小时候,有你能干的外公外婆,也没怎么忍饥挨饿。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艰苦,但和现在比,那简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是啊,现在超市里好吃的好玩的琳琅满目,饥荒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不过,这野草、野花的都是经过前辈们亲口品尝出来,并做成美食,长久积累并流传千古的经验。也不知道有多少古人误食了有毒的野菜,中毒受到伤害和做出牺牲的。”
“能生吃吗?”孙子扬起头,两只眼睛盯着我,仿佛要在我脸上找到答案。“能啊,你尝尝。不过不能多吃,没有洗净,生的吃多了会肚子疼的。”孙子懂事的点了点头,顺手抓了几瓣槐花望嘴里送,孙女见状,也急忙吃起来。看着他们津津有味的样子,心里也高兴起来。多像我小时候的样子。儿子也按耐不住好奇心和馋意,竞也尝了起来。
其实,自从看到洋槐树,我的心早就回到故乡,回到了童年。
老家在汝州市杨楼乡陈沟村张潭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个风景优美,空气新鲜的小山沟。坡坡岭岭,房前屋后都是树,尤其是槐树,可能是土质适宜此种树,也许是此树生命力强,总之,成活率高,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且见风就长。阳春四、五月,整个村子成了一片花海,都被槐花染白、熏香了。那真是应了苏轼的诗“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 ”在这个飘香的季节,妈妈和村里的婶、嫂一样,都是槐树上捋槐花,槐林里采小蒜,回来后把槐花洗净,拌上玉米面蒸熟后,捣好的野小蒜汁加小磨油搅拌在一起,别提有多好吃了。
槐树浑身都是宝,槐芽焯水凉拌能吃,花能蒸能炒,还能烙成饼馍。槐叶是牛羊的食物。记得有好几年,有人到村子里收槐叶,磨成饲料。干的一斤八分,湿的一斤六分。那时候,也不兴出去打工,全村男女老少一有空都去西沟槐树林里捋槐叶。那年月槐叶无疑养活了全村人,是全村人的恩人。我和小伙伴们也树上树下忙乎,是家里的小帮手。
孙子和孙女静静地捋槐花,不一会,我们就捋了一盆。唱着儿歌,我们满载而归。
回到家后,想着蒸熟后的槐花,按照传统的吃法,孩子们未必能接受了,就临时改变主意。变蒸为煮,就学着妈妈的样子:洗净后焯水,挤出多于水分,和猪肉拌在一起,加上葱、姜、蒜、酱油和调味料,成了色味俱佳的饺子馅。
接下来,揉面、擀皮、包饺子一系列步骤一一完成,万事具备,只欠水开。水开了,“一群大白鹅,扑棱扑棱都下河。”想着妈妈说的顺口溜,我把饺子煮进了锅里。用勺子倒扣着,把沉在锅底的饺子都推动了一下,不让粘在锅底,等了一会,一个个都浮了起来,白白胖胖的,一副可爱的样子。
饺子没熟,孩子们已经准备好碗、勺。迫不及待地想吃,想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饺子一熟,我立马给他们三个捞,一人一碗。不等我问,孙子高兴地说:“真好吃!我要吃两碗”我也来了一口,果然,有妈妈的味道。而那个曾经给我们蒸槐花、包饺子的妈妈却尝不到女儿的厨艺了。
这个星期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把过去和现在回味中对接上了,也希望在孩子们脑海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槐花年年开年年落,入土化泥。但我知道,家乡的槐花一直开在我的心里,从不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