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森林公园回来,经过澳林春天小区的时候,我跟大熊说:“什么时候我们能住上这样的大房子?”大熊立马回应:“就算现在给你这样的房子,你也住不了。”虽然他答非所问,但我有兴趣听听他的言论,就追问:“为什么?”“因为你现在的能力还住不了,想想住大房子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没有能力,而偏偏和这样的邻居住一起,早晚出事。”我没追问出啥事,因为我懂。类似的对话还有,有时我会突然冒出买个彩票的念头,说不定中了大奖呢。大熊说:“就算中了五百万,你也不会花。”以上对话的核心意思无非只有一个:每个人所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和他的能力相匹配。
去年暑假天天在公园里转悠,有个刚生了二胎的宝妈,亲妈和婆婆一起陪着散步。和她聊起孩子,她无意中说到爹妈和公婆都过来帮着看孩子。或许她不知道,我立马想到的是她家真大啊,起码得四五个卧室。虽然毗邻而居,每次经过他们小区门口,也不免要快走几步。房子和房子的差距直接标明了人和人的差距,更何况我们住的房子还是租的。有时在公园里,也会被问道住哪儿,只要我一说出,人家立马跟你没话儿了。还是老人更实在,那天一个老头拉着我问我手机的问题,我帮他解决了,他非常感激。之后被问到住哪儿。他说:“哦,那呀,那片破房子。就奥运会时刷了刷外表,好看点了。”不屑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我真想说:“爷爷,房子跟我这个人没关系。”可是谁会这样想呢?人家通过这个来评判你的身价,一句话你就出局了。这就是被豪宅区包围的尴尬。住同一个小区就不同了,楼下见了,热情招呼,聊两句。问道:“哪里人啊?”一句“山东人”。分分钟你又被藐视了。这里住的多是从德外拆迁过来的老北京人和一些租房客。大熊还被问过:“你是干建筑的吧?”想想就乐不可支。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所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和他的能力相匹配。要想住大房子,先要有住大房子的本事。我们往往通过这个评判别人,也被别人评判。这里当然不是说心态,富人堆里的穷人也可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那是因为他对明天充满信心,有希望就不会悲观。比如说我。
2
我有三个发小,小学初中上下学往往一起结伴而行。我们的年龄相当,家庭背景也都大同小异。然而现在真是东南西北分散四处,过着各自迥异的生活。
一个是大学里学的平面模特,毕业后留在那边,嫁给一个官二代,公公是省高干。平时除了事业单位里朝九晚五,业余也就是健健身、聚聚会、拍拍照、闯闯红灯,完全过着少奶奶的悠闲生活。
一个是大学里学的空乘,也就是空姐儿,不过空姐儿没当上,却嫁给一个富二代,是做军用无人机的二老板,其大哥是大老板,公婆在国外。平日里也就是逗逗孩子买买衣服,吃吃斋念念佛,去分散各地的房子里各住一段散散心,完全过着管家太太的富裕生活。
一个因各种原因没读大学,高中毕业后打工,嫁给一个打工仔。现在俨然是烤面包高手,海鲜大排档老板娘,日子也过得如火如荼。
剩下我,一路按部就班地读书,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嫁给一个搞科研地苦逼博士,穷小子。在人民币像草纸一样禁不住使的北京,二人还在为每天的生计而斤斤计较,为奔向小康之路而艰苦奋斗着。即便如此,想想,我们四人终究谁也无法替换谁,谁也驾驭不了谁的生活。选择一个人跟选择一条路一样,终究选择的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你有多大本事,就嫁给多大的生活方式。如果驾驭不了,你就会被你的生活方式给剔除。所以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所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和他的能力相匹配。
3
一个初入职场的毛头小伙子,因为几百块钱跟领导吵闹,心里原本想的就是大不了走人,可是不能吃亏,不能忍着。当然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走人,可是原本可以建立好的人脉也就断了,而且给人留下非常恶劣的印象。这个世界这么小,转角就遇见了,你如何面对呢?更何况同样的圈子,可能就是一衣带水那样,彼此有联系,人家随便说句什么,你这里或许就扛不住了。再想想你的上司,在你面前趾高气扬,吹毛求疵的,回头见了他的上司,不也是毕恭毕敬,点头哈腰的吗?“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这是真有本事的人发脾气,一怒而天下安。所以人啊,有多大本事,就发多大脾气。该夹着尾巴的时候就得夹得住。别动不动就在那里唧唧歪歪的,调整好自己,好好面对你现在的生活最是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