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不可能做教育啦,所以把自己想的写出来。
教育无非是教人学东西,教人做好事情。那他为什么要学?你作为一个教的角色,自己是怎么学习的,怎么做好事情的?一个学习者,应该具备怎样的态度。
---------------
E01
表妹刚读大一,个子偏矮,在纠结“你说我到底还能不能长高啊”,答之不能,怕她伤心,给她画了个图,说“身高”这项要素可以变的不重要,如果你其他的要素成长起来,身高的面积不变,但占的百分比就小了,就不明显了。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不成长,不好意思,这些“身高”“长相”“背景”啊这些一眼可见的要素/你不占优势的要素会始终占很大比例,让人们把它等同于 “你”。
如果你成长起来,它们可以变的不重要,或者没那么重要。
后记:
她问要成长什么啊?她对自己好没信心
我说:不啊,你得这么想,大家都很菜,不只你菜,能不介意“自己很菜”,并且想要改变现状,你的状态就比别人高一大截了。这比身高高个十五公分伟岸多了
anyway,先找一个喜欢的事情,先去体验下“成长”的感觉,你会喜欢它的,再去扩展到其他不足。
时间足够充足等你做好事情遇上对的人和事,即便一时半会走个小岔弯也没事,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去看看书[好书]
E02
在大理认识的##回北京了,发朋友圈说要闭关,考公务员。。我说行测我蛮擅长啊,闭关前赏我顿饭啊我教你学行测 o_0
聊了会,发现他抱的心态和当初一样:面对一个丰厚的诱惑,获奖小率很小,又不想放弃,索性打个酱油看能不能碰上”
特别想穿越到六年前告诉那个自己:“不要抱着先前的标签(如学渣),不要无所谓的态度(我就打酱油的)。既然决定闭关就“用心”去做,完全不功利,不要关心结果,全力推进,只为看看自己能把选择的路推进到怎样的程度(测试自己的潜能)。”持有这样一个正念:“不关心功利性的结果,全力推进,只为挖掘潜能”
甚至可以先假定自己这次考不上,这样就没有情绪波动了。因为在过程中会习得一些品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可以复用(复用性高低是能力重要与否的一个关键指标)到其他场景下的,可能是生活中的其他一些事情,也可能是下一次考试。
把一件事情把做的极致,借此机缘挖掘自己的潜能,拓展出这些能力可能要比考上(得到一个结果)还重要。
E03
换苹果以来,无比想念win7的扫雷,经典的声音和画面,我玩它玩得特别好,如果你也说你也玩得非常好,不妨我们比比,究竟谁玩得好?如何判断谁玩得好,量化问题,便是e03想讨论的。
在hard模式下,我大概能在点一两下(空出四五个格子)的情况下把整个雷区扫出来(到最后可能会出现二选一的情况只能赌了,是它的设计问题)。刨除误操作,只要保持雷区和地图的比例不变,地图越大,信息量越大,反而越容易赢。
这是一个确定事件,除了前面的两下,无需猜。你呢?
逻辑就是这么一个好东西,它可以把不确定的变成一个确定的(模糊的变清晰),这非常非常重要,近几百的科技兴起它立下了汗马功劳(推荐阅读《上帝掷骰子吗》
我想如果花些功夫,可能你比我玩的更遛。(如果连你喜欢的事情都做不好,那做不好应该做的是,就别说是因为不喜欢)
E04
生活并不单调,不只有骨骼(逻辑),还有血肉,人们喜欢血肉(感情,故事),特别是有血有肉的故事(《人类简史》有提到故事的重要性)
但是血肉冒充骨子就不好啦,不逻辑也是大有市场的,比方“拿特例当典型,典型即代表”,比方因果互换,本末倒置,过度演绎,规则的概念说任何规则都是可以跳出的啊什么的,知名媒体人姜丰(70后韩寒一般的角色)曾在微博感慨过:
2013年08月18日
多年前刚刚入读剑桥的时候,导师布置一篇作业,是关于三十年代的一篇文章。作为”好学生"的我,上课之前做足功课,见了导师,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论文提纲侃侃而谈,说明了主要论点、论文结构、各段计划采用的论据,最后说了实现以上论述的步骤:去伦敦SAOS图书涫査资料。然后,心里略有得意地等着导师的认可与表扬。
导师耐心地听完我的长篇大论,只说了一句话:很好,但期序要倒过来,先去广泛查阅三十年代的文献资料两周,再来谈论点。你还没有广泛地占有资科并充分地研究,论点从何而来?带着既定的立场去图书浪,不是去研究、而是去"选择",有目的地来的资科是不可靠的。
理解了"主题先行"对学术的伤害,理解了什么是"本末倒置",是我剑桥受到的学术训练的第一课,也是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思考真相的起点。
另一个纯银在微博中提到的,剖解内容
如果观点解释为主观立场和偏好的话,我觉得最前面还应该加一个:作者的眼界、角度和思路(这三个可以混成一个东西吧)
-------
@纯银
当我们评论一个人在互联网上说过的话,其实是评论四个方面。
1、「事实」,是否吻合事实,是否包含有价值(价值因读者而异)的事实
2、「观点」,主观倾向是否吻合读者的偏好
3、「文笔」,文字是否有感染力
4、「逻辑」,推理过程是否清晰、有力、准确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互联网上对这四点的权重排序依次是:观点>事实>文笔>逻辑。首先站队;其次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文笔好有一点加分(如果站队相反则指责为矫情),但文笔差不怎么减分;最不重要的就是逻辑,即便从错误的论述推理出正确的结论,只要支持那个结论,也会啪啪啪用力鼓掌。
而我自己的排序是:事实>逻辑>观点>文笔。
其实,逻辑不用特意看书学,看看生活中怎么是不逻辑的,尽量避免就是了。
试想,如果时时在听在想,生活中我好多东西都会是你的学习[研究]对象,对比于一个广泛的对象,课本教材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可能是那些逃课通宵仍然名列前茅的人的原因。
E05
上面说“拿特例当典型,典型即代表”,初衷可能是需要一群人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一个(当然不是最极端大那些)。其实,这里面包含一个预设:你知道这群人是怎样的。事实上,你理解的这群人和这群真实的人很可能存在偏差。
对事实、常态的偏差广泛存在:理解/会了 的难易程度,如果我妹妹认为不理解不会是人间常态,可能就不会有我什么都不会的挫败感;比方你认为学习成长这件事是沿x轴的开口向右分布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说不定它是阶梯跳跃性的呢?比方你认为################(把《时间当朋友》中李笑来解释的更好一些),
还有些偏差是有意为之的结果,比如个人偏好强加,比如社群基本利益高于个体高级利益(如红灯,道德)
不妨挖一下看,你有哪些概念、事实的理解存在偏差,会多到让你惊讶,你会发现理所当然的事情原来不是这个样,涉及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去感叹,生活是那么的悲哀,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能看到的那部分,愤怒表达沟通的有限性。
视而不见,百度百科的解释有点混,第一种“看到了不上心”,这个我不太在意;第二种“经历了但没有感受到”,从审视者的角度看,是那么的无助,他也帮不了当事人什么
E06
前面的扫雷的问题,我并不怀疑你练上两星期可以玩的比我更溜。但其实前面还埋了一个坑,“我在不知道它重要的时候,为什么要去探索掌握它。”
相比于我自个试错探索琢磨,有个引路人会省事很多。看知乎帖子中说,寒门难出贵子,清华北大的入校生父母也多半是高材生,不难解释其缘由。
起初,特别小时候,我们能看到的信息是非常窄的,我们从父母身上习得“事实”和方法,通常意识不到此事实非彼事实,方法之外的方法。
现在我们长成了小时候的他们,角色转换为信息的输出者,方法的学习对象,经历过web2.0的你,还甘愿做1.0版本的家长吗?
觉得美剧《我们这一天》s01e06 这段非常赞。(背景是口述者领养的黑人孩子特别聪明,但这孩子怕被另两个孩子孤立,不愿暴漏自己的聪明显得与众不同)
You know, your mom and me, we always try to treat you kids the same.Always have.Hasn't always worked, because, well,you're not all the same.You're adopted, and we don't talk about that enough.'Cause to me, you are every part my son.Maybe I.. I don't want you to feel like you stand out.But I need you to know something.I want you to stand out.I want all of you to be as different as you can possibly be.In all the best ways.I love you as much as a human heart can, kiddo.You are an exceptional young man.So don't let your dad's poor choice make you feel afraid to be different.Okay?
你妈妈和我总是尽力对你们几个一视同仁,一向如此。但并不总是有效。你们本来就不一样,你是我们领养的,我们没好好谈过这事,因为对我来说,你完全就是我儿子,也许...我不想让你觉得自己太突出。但是你得知道一件事,我希望你出类拔萃,我希望你们每一个都能,与众不同,做最好的自己。我倾尽全力爱你,孩子你是个出众的年轻人。别让你爸卑微的想法,阻碍你展现自我,好吗?
e07
拉姆斯菲尔德有个比较绕口的言论,大意是说,世界上分四种事情,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我们盛赞于苏格拉底达尔文法拉利的伟大,沉溺在他们所诠释的世界里,以为这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已知的世界。其实你想,如果人类史足够长,会有1000个苏格拉底孔子达尔文法拉第诞生,带着他们所要诠释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一千个苏格拉底孔子达尔文法拉第还没有诞生的年代,一个知识蛮荒的时代。
何况单个人。
不知你喜欢看星星吗?我特别喜欢看星星(形参,代指想追寻的东西),围绕星星编的故事成了我沉淀下来成为我的不变的信仰,星星在变,但看星星的方法却万变不离其中。
生活像多了几个纬度的扫雷:
扫雷的故事是你要赢,对应生活中你的信仰你的妹子你想为止守护的东西;
形参一直在变,每一盘的雷都指不定在哪,对应你要具体落实的项目,外部环境;
单一纬度的数字关系,因为多维度的存在,交织成庞大复杂的方法。
或许你会发现:世界是一道道加了故事的数学题。
大概,起初,你也和我一样,不喜欢学习,也没有听到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做这件事情,(简单一句,我活的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学习啊,让人无法反驳- -)。
但是,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形参近乎必然会变,而你是有欲望的。要仰望星空,得早修望远镜。不要向我一样,别人都看完大月亮收起单反回家了,我肉眼毛线没看着,才意识到自己探索未知的工具太寒碜,捡起玻璃准备磨镜子(如逻辑、沟通、编程等)
------------------
最后,写下曾支撑我的信念:
a、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我们的眼光所到之处就是我们监狱的围墙。---尼采 ##.18##
b、恃才傲物让人恶心,我却执意选择这条路,傲物充才07.2010
c、我是什么?我是十多年生活的延续,那些对的错的骄傲的不齿的促成了现在的我。如果我介意先前的不堪,其实也在否定现在的自己;同样的,如果我否定现在的自己,会在先前经历中找各种不堪来支持前面这个论点。于是,我还是跳出这个痛苦的循环,试着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好了,各种支撑点也会随之而来。06.2013
d、要仰望星空,得早修望远镜。02.2016
---------------------
给每段加个标题:
e01、谈身高
e02、做好一件事
e03、扫雷
e04、逻辑和信息
e05、事实和常态
e06、家庭局限性
e07、未知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