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凌晨由香港出发,经停迪拜,花了约18小时抵达德国杜塞多夫。我们三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哈姆宫施泰纳学校,位于北威州的博尔星。
此行的主角是两个孩子。她俩将是该学校与我们实施交换生项目的第一批。原计划安排4到6人,由深圳梧桐山与北京春之谷各选2到3名学生,作为第一批尝试合作。由于种种原因,德方决定,此次限2名中国学生进班。对学生的要求包括学习主动、英语水平较高及社交方面无障碍等。之所以对英语有要求,基于对学生进入陌生语境的考虑一一开始听不懂德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英语交流。
开始一句也听不懂几乎是铁定的,她俩事先并没有多少时间准备。暑假时才考虑这一途径,而1月份便成行,听起来真是有点疯狂。
我们选择了相信孩子,并全力支持。
此次交换生项目得以实施,得感谢刘四加老师。刘老师毕业于上外,曾于同济大学任教,现旅居德国,因德语精熟且深谙人智学,现在是该领域资深翻译。得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天使在线,是他们创造了这样的机缘。当然,要感谢共同成长梧桐山学苑的团队,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力求趟出一条最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道路。也要感谢春之谷此前的探索,没有他们的基础工作,我们不可能如此顺利获邀。
此文用"散记"为题,有随性随意的意涵。说白了,主要是给自己将来看的,当然包括关心此行的家长朋友和学校同仁。
确定1月7日进七年级。这一天,圣诞假期结束,师生返校,班级开启新的板块一一营养健康。这部分内容是我们的学生学过的,可使得她们融入班级的难度降低,一些内容是熟稔的,课上主要关注语言和交往就好。
要倒时差,要事先了解环境,因而我们决定提前过来。到杜塞后,刘老师亲自接站;到了学校,因还在假期,社区养老院长亲自带我们到寓所,并答应7日之前由养老院供应我们午餐和晚餐。
此前,对德国便有深切的好感。在这阴雨连绵的冬日,受到如此的礼遇,心中充溢的是回家的感觉。
这个世界,有许多人为的界限和屏障。或许惟有在教育这个“圈层",人与人可以真实相遇,不分国界,不分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