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语文越来越重要。“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过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15%的人做不完”。惊呆一大片教育关注者,尤其家长们!
近年来,教育界人士不断呼吁: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看来阅读的地位简直要上天!
对于“上天”的阅读,求教心切的家长们自然是重视的,只是重视归重视,方法不得当还是事倍功半。弄清原委、找对方法才是焦急过后的正确操作。
语文看起来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但本质上是修养和见识的培养。中国是诗文的国度,祖先们之所以对诗文能顺手拈来,当然要归功于语文学得好。只是那时候,论语、四书、五经就是语文课本,而古人们的大量功夫主要在语文上,数学、科学等尚不发达。
操作一:弄清学习的奥妙,家长打心底里重视阅读,先武装自身的意识。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是人,有一些事实我们永远敌不过。比如:再多的新鲜感、愉快感、虚荣感,也敌不过你的习惯!无论到多么遥远、发达的国家,大多数人改变不了中国胃,包子、面条、鱼香肉丝才是你的最爱,法国大餐再高大上也变不成每日必备。衣柜里再多华丽尊贵的衣服,你日常穿的仍是最舒服的那两三件,你也不想这样,但你改变不了!
对的,你改变不了你日常的接受偏好和接受程度!尽管你拼尽全力,你想跳走离开!
什么叫接受?一个富豪无论多么见多识广,让他回想最向往的景色时,他仍然选择了家乡那并不美丽的景色!尽管他知道这样选择不公平!接受是毫无道理的,那是心底里被熨过千万次的最妥贴的那一缕舒适!不美不高大上,但就是舒适!尽管情境变了,但人的接受偏好的改变却缓慢得叫人心烦,连自己也没办法,就像中国胃!
而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个扩展认知,改变认知的过程!阅读正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缓慢而有效。因为很多经典书籍的智慧那么深远和精妙,一言胜过万言,它是如此深刻动人,那些我们想教给孩子的道理会由她喜欢的书中人物告诉她。这比日复一日地枯燥说教效果好多了!
操作二:家长自身以身作则。
一位老师这样说:“当你晚上拿着一本书在读时,没有电视的喧嚣,没有麻将的烦扰,孩子会认为正常生活就是如此。当你拿着游戏激动的大喊大叫时,孩子会认为游戏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因为我家里人就是这样生活的,你是什么样子,你的孩子就会怎么样。”况且,当你用书籍充实了自己的脑袋,在对孩子传递智慧时自然就更生动自然,也少了些说教色彩。你可能会觉得难,因为这在改变你的生活习惯,挤压你仅有的娱乐时间。但没错,一个幼小尚不知世事的孩子日夜在你身旁,你就是他看到的世界,他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的样子。你的行为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你的语言影响力。华灯初上的夜晚,你和孩子一人读一本书,温柔和暖的灯光下,孩子收获的一定不只是书中内容,还有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一生的阅读习惯也许从此时建立!
操作三:不瞎读盲读,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年龄,为孩子列读书清单。
孩子的纯真是无法掩饰的,如果硬塞给他不喜欢的东西,必然遭到他千方百计的无情抵抗。想让孩子真心阅读,必须寻找孩子的接受规律,顺着他的接受规律循循善诱,而不是死塞硬拽。
看看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吧!她们喜欢幻想、魔法、动物、大自然、故事,这些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具有新鲜动力的事物。凡是这些主题的阅读,她们自然喜欢,兴趣十足!每一次阅读,对他们来讲,都是一次与奇妙世界的相遇!但字词句,中心思想寻找、大段大段划分段落,她们着实没有兴趣,认为这是紧箍咒!通过大量的主题阅读,他们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规则和真善美了,也学会了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
市场上的书纷繁多种,其中不乏充数的。小学生时间很紧张,每天除了作业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留给阅读的时间本来就少,所读的书质量不高的话,就是浪费孩子的黄金时光,不如让孩子去玩耍做游戏。选书重要,选书的版本也很重要。即使同一个书名,不同出版社、编著者、译者、全译版还是摘录版质量都不同。不要以为小学生就应该看小学生版(比如:看名著小学生版),有些编者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文字美感荡然无存,内容的跌宕起伏变成了平铺直叙。学生们读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名著的改编版要慎重购买,不要让孩子的脑子变成他人的跑马场,家长变成图书市场待宰的羔羊。
如果能做到以上,剩下的就只有让孩子大量阅读了。让孩子不管不顾的大量阅读。即使刚开始枯燥,难以坚持,也一定不能气馁,不断的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和孩子讨论书中有趣的人物,慢慢的,孩子就会变成主动阅读了!当阅读多了,字自然认得多了,优美的句子以及如何表达的方法自然潜移默化的一一进入脑海中。不是死记硬背得来,而是像空气一样自如地进入脑中,成为孩子的天然能力之一!
这时候,还会发愁语文学不好吗?作文没内容可写吗?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