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总有一种泪欲泫然之感。
项脊轩,是一所书斋,归有光从十五岁束发起就在此读书。
他像一个女孩子精心布置闺房那样,精心地打造书房。“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不漏雨,满足了基本居住条件。“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在对于光亮的需求上,人和飞蛾仿佛有相似性,屋子亮堂起来,归有光的心情也明朗了。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在庭院种植兰桂竹木,满足审美的需求,也彰显了主人的品德修养。在第一段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几句:“……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一切布置妥当,就铺开书,先静坐一小会儿,此时,窗外风儿吹动着树叶,鸟儿啁啾,虫儿鸣唱,多么幽静的环境!人迹罕至,所以庭院的台阶是幽寂的,时不时有一两只小鸟在台阶上蹦跳着,啄食着什么。有明月的夜晚,月光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倒映在墙壁上,风动,树影也在晃动,这种景象,太美了!“珊珊”,多么像一个清秀的女孩子的名字,这样的文字,太爱了。
他像一个女孩子,多愁善感。“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悲家庭隔阂。“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殆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分家了,各家筑篱为墙,原来规划整齐的家族四分五裂,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归有光看到的是家族的没落与衰败,心痛不已。
他八岁丧母,失去母亲的疼爱,总是遗憾的,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她只能依靠一点残存的印象和他人的描述来填补。“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归有光通过老妪之口怀想慈母的形象,想象母亲也是这样对待儿时的自己吧。老婆婆话还没说完,归有光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老婆婆也哭起来。
他是一个内向敏感、自律自强的男孩子。回忆祖母,字里行间,思绪万千,读之令人五味杂陈。有一天,祖母经过他书房,调侃孙儿,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换作今天的语言,意思差不多就是:孙儿啊,很久都没有看到你人影了,你怎么整天在这里坐着读书?像闺女坐绣房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是一个多么幽默可亲的祖母。想孙子了,就蹭到孙子的书房来看看他。这个孩子平日读书读得太苦了,得让他的神经放松放松,所以祖母故意调侃逗笑他。临走时还不忘以手合门,怕外面风吹草动打扰了孙儿读书,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很久没有成效了,孙儿功成名就,应该是可以指望的。”不一会儿,又拿着一个象笏进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将来你一定用得上。”爱孙之心,激励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以后,归有光看到去世的祖母留下的旧物,往事历历在目,回想自己多年寒窗苦读,无奈命途多舛,久试不第,有愧于祖母平生所望,不禁放声痛哭。
这是一个多么懂事、有家族责任感的男孩。他以振兴门庭为己任,于是多年闭门苦读,以至于能以足音辨人。读到这一细节,总让人唏嘘不已。放在现代,即使是中年人都很难有这样的定力,也难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而这些都是归有光的亲身经历,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基础,又怎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字?
这是一个重情的男子。他回忆起与已故妻子曾经的生活点滴,笔淡而情深。妻子曾在书房问他一些古代的事情,有时也在书桌边学写字。妻子从娘家回来,转述家中小妹的话: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什么叫阁子呢?少年夫妻,感情纯真,匆匆聚首,又匆匆离别,是造化弄人,还是命运的安排,不得而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夫妻一别,阴阳两隔,时光倥偬。天空飘过一片云,但永远不是昨天的那一片,昨天永远成为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