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习之道》有感
邬继伟
在微信上参加了为期21天的读书活动,收获颇丰。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学习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学到了很多新的以前没有用到过的方法,而且还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习话题,互通有无,思考了很多烧脑的学习常识和知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非常感谢桃老师带给我们的为期21天的学习之旅。
学习本身是需要学习的。看了《学习之道》后才感到,以前看了那么多书,好多书的内容都已经很模糊了,学了哪些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就像在讨论中有的学员讲到的,只顾看了多少书,而书中讲了些什么,自己真正学到了些什么,多半都己说不上来了。我也想对看过的书进行整理输出,却苦于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整理,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像这样囫囵吞枣的结果就是看的书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更别提应用了。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对知识和时间的一种浪费,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学习是需要一些功利思想和目的性的。带着目的去学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目标感强烈,学习的效果就会好。不光学习,做人做事也应该这样,带着强烈的目标感,咬住青山不放松,不为其他的杂事所拖累,不被各种利益所诱惑,聚焦目标,关注点在哪里,时间就会放在哪里,然后财富和收获也会出在哪里。
目标感的下一步动作,就是制订计划和检视。苏格拉底说,没有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同时,没有计划的生活将会是没有头绪杂乱无章的。计划要围绕目标展开,每个步骤都应该是对达成目标的一个推动,一种促进,而不是相反。实践证明,只有围绕着目标制订的计划,展开的行动,才是行之有效的。
检视应该是贯穿整个过程始终的。对计划的检视,对每个环节过程的检视,以及对事件事情的总结检视。没有检视就无法提高。检视出战斗力,检视出方法论。经验方法和不足都将在检视中呈现出来。
对知识输入--整理--输出的过程,就是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替发挥效能的过程。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是思维的两个方面,学习少不了专注力,专注力能让我们最大限度的烧脑,掌握知识,记住重要环节。然而发散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发散思维就像是在专注思维之后的一个小休息,一次回眸,一点小走神。发散思维则能收集当中的信息,进行“后台处理”,然后以“星星火光”的方式告知我们。就像我们常常在做一件事或思考一个问题遍寻而不得的时候,突然灵感迸发灵光乍现,让人感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就是发散思维的功劳。
我更愿意将发散思维看作是潜意识的力量,记得在上个月看完了《潜意识的力量》这本书,让人感觉人脑的神奇,然而这种神奇的功能需要我们努力保护并有效的开发利用,才会为我们所用,不断发挥新的神奇。
潜意识不受思维的掌控,却有着非常大的功能。它是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意识则是人脑支配的。这就好比我们有时候做某件事的时候,内心却有逃避、畏难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潜意识在抗拒这件事情了,这就说明我们的内心是排斥的。在遇到困难或者是阻塞的时候,潜意识(发散思维)就很难高效的发挥作用,成功的机率也会大大降低。
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是互为促进的。发散思维是以专注思维学到的知识结构体系作为支撑展开的,专注思维则可以将发散思维的结果。也会限制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太过专注,不给大脑留白的话,我们的发散性思维也无法在后台进行处理,让我们在潜意识中找到解决办法。
只有经过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输入整理输出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才能够变得具体和系统化,才能慢慢的形成组块,与之相关的信息就会互通互联,强化神经回路,让我们的理解变得简单,变得轻松,通过了解大脑的默认设置,即自然的学习和思考的方式,可以掌握到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为我们所用。
如何驾驭发散思维(潜意识),是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实践、思考的一个话题,见仁见智,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思维的灵性之光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永远属于智慧、勤劳、爱探索的人们。本期的读书之旅圆满结束了,但关于学习、启智、灵性之光的思考与探索仍将持续,也永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