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1706字,预计6分钟
001 前两天董事长在全员大会说。因为认知盈余,赢在了战略布局上,今年因为疫情,这种认知差瞬间没有了。自然走的相对没有过去顺畅。
周末我思考了一下,也许这几年就是在经历这么几个阶段,在未来也会不断的循环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做了,你不知道我做了;
第二阶段:你知道我做了,但是你不能做或没有做亦或是不敢做;
第三阶段,我做了,你也能做了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想持续地领先,就必须要永远做别人看不见的那一部分的事情,信息差、认知差就是商业的本质。
有了信息差和认知差而领先别人,所产生的时间差里面,没有让自己抓紧时间成长,深化护城河去脱离信息差和认知差的依赖的话,一旦差距盈余没有了,加上资本的加持,就很危险。
002 当一个产品的价格降到临界线以下的时候,软需就会变成刚需。
任何一个品类的商品都有一个价格警戒线,产品的价格一旦越过这个警戒线,消费者就会动用他的理智进行判断,同时他的情感就会产生某种动荡。他会纠结,会焦虑,最后因为这种纠结和焦虑而放弃购买。
但是,当产品价格已经低到消费者的价格警戒线以下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况。
也就是说当商品的单价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消费者的价格警戒意识放松的时候,产生的购买总量往往是惊人的。
如果一件衣服是 105 元,消费者可能一件都不买,但是 105 元可以买 10 件同样产品的时候,甚至 10 件以上的时候,他的那个理智的哨兵就下岗了。
失去理智后的结果呢?
有一个说法叫便宜穷。
什么意思呢?
当你不停地购买便宜东西的时候,会把你买穷的。
这有点像麻醉药,把你的价格警戒的看门狗给麻醉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大量地购买,而且是越买越上瘾。
003 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延伸
世界上很多快速成长的品牌,都沿用了一个逻辑。
就是生产让普通人也能够买得起的商品,换句话说,这种商品本来不是普通人能够享用的,但是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让那些只是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变成多数人都能够拥有的必需品。
汽车如此,电脑也是如此。
很多曾经是奢侈品,后来成为普通人都用得起的日用品品牌,比如说雅诗兰黛都遵守这样的逻辑。
换句话说,能够把紧缺的商品、产品,变得不紧缺,它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能
为了省事而做的事,一定会花更多时间去弥补,可真正重要的事,连给你弥补的机会都不会有。
004 今天和朋友聊天,她比我年长几岁,其实也算做是同龄人,突然聊到了 30 岁恐慌的话题。
她说:你也不要太去焦虑,我们这一群已经恐慌过了,最后迈过这个坎,你会发现,生活一样要继续,和之前没太大区别,只是社会对这个年龄定义太多,过自己就好。哈哈。
我突然发现,还别说,为啥人在接近30岁的那几年,莫名的就会恐慌一下?
我的理解是,年轻的时候,特别是刚毕业的那几年,对社会充满好奇,无聊的夜晚,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大大的画一个饼,给自己未来许下美好的愿景, 而这个饼大概率就是送给自己30岁这个时间节点,希望到那一天,自己的生活就变成了愿景中的那样。
然后,时间慢慢逼近,才发现,目标还很遥远,或压根就没靠近,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或者这个目标已经开始变得不清晰,或着走着走着目标不见了……
我们继续聊着关于孩子的话题。
我说:就算自己没有能力给他丰饶的物资,也应该给他铺好赛道,让他去跑,但是现在两个能力都不具备。
想想我的父辈,为我们打造的基础条件,按道理我应该比上辈更好的为下辈准备,而现在是连 80% 还原的能力都不足,所以有些不安。
每个人的青年时代,总是试图去得到一个对世界的完美解释。
这是一种主观性的不安,刚刚进入自己无法掌控的客观世界,就开始有感觉了。
这种感觉,是不安、是恐慌,或者说是焦虑……
她说:最近孩子爷爷病危,我更是觉得人其实生而平凡,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就够了,不求卓越,不攀比,一家人健健康康,存在就是意义。
在她发出的同一秒,我发出了:越比较越不安稳,活在当下,不落后就是了,不一定争优。
005 当发现买不起 耐克 的时候,你的思路是切换到 将就 还是 讲究?因为你 讲究 不成,所以你就 将就。而这个时候 将就 就是价格,你很可能选择安踏。
当你动心思去买 安踏 的时候,其实你的思路已经切换到 将就 了。当你的思路已经切换到 将就 的时候,你就不太会讲究品牌了,而更关注价格或实惠了。
006 很多产品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加入了产品经理自己的执念,用自以为是的方式感动自己,结果自己是感动了,用户和市场,并不买账。
007 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把偶发性的事情作为判断全局的标准,刚看到这段话,觉得很好
一个重要的生活常识:相关≠因果。局部案例≠全局
008 最好的技术不是颠覆,而且激发实体产业的巨大潜能。
009 独立判断意味着对市场保持冷静的思考,不要轻易妥协。
很多时候,妥协会产生一个 坡,你从 坡 上慢慢下来,刚开始没有感觉,但下得越多速度越快,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很难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