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六味地黄丸自打问世以来,凭借着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确切等特点,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药品。那么,六味地黄丸起源何在?是谁定方发明的?而且发展到今天状况又如何?想知道这些,那你就跟我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探究一下六味地黄丸的渊源和历史吧!
六味地黄丸为东汉大医学家,就是我们平常称谓的中国医圣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老先生搜集整理的,名为《金匮肾气丸》,俗称“崔氏八位丸”,
是一副经典的补肾良药。方子中以附子和桂枝为主药,引导亏虚的肾中阳气上升,补命门之火,再辅以地黄、山药、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物滋补亏空的肾阴,促进阴液滋生,阴阳并补,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使得补阳的效果更加稳固,更加持久。
时间发展到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钱乙
先生(约公元1032年——1117年),字仲阳,宋代东平人)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六味地黄丸就源于以此。钱乙先生是在张仲景先生药方的基础上用来治疗小儿发育迟缓,发育不良所开的此方。而他只用了张仲景药方里的六味药物,有人嘲笑他说:“钱先生,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此方应为八味药,你却少开了桂枝和附子两味药,大概是先生脑子不好忘了吧?”钱乙先生听后哈哈大笑,答曰:“并非老夫脑子不好遗忘。你不清楚,原来张医圣的方子是开给大人们用的,老夫我是给小孩子用的。桂枝、附子是两味益火的药,去掉是为了免得小孩子过于大热而流鼻血,并把生地黄改为了熟地黄!明白不?哈哈”钱乙先生的这样变通减药,并改变个别药的炮制方法,发明了六味地黄丸。就这样这方药就流传了下来。
到了元代,六味地黄丸的实际应用已经超越了儿科的范畴。如朱震亨门人所著的《丹溪心法》中记载,六味地黄丸被用于治疗咳嗽、小便不禁、虚损、淋症及消渴等多种内科疾病。至明代,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范围又较以前有了进一步拓展。医学家赵献对六味地黄丸推崇备至,在其所著的《医贯·卷之四·先天要论上》中专著《六味丸说》一篇,认为一切“肾虚不能制火”的病证,都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他将六味地黄丸灵活运用于发热、痰证、咳嗽、吐血、咽喉疼痛、耳聋耳鸣、梦遗滑精等多种疾病的辨证治疗,可谓将六味地黄丸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到了清代以后,使用六味地黄丸的医师和药铺越来越多,经由六味地黄丸所治疗的根源病就是:腰膝酸软、肾阴亏损、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遗精等症。所以由以上根源病引起的涉及神经、内分泌、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六味地黄丸都能医治(抑制)。这样,六味地黄丸的治疗涵盖了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多个学科,此药真正体现了中华医学“异病同治”的治疗理念。
六味地黄丸在其漫长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历代医学家也都在六味地黄丸这六味药的的基础上,以各自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有效地对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用药上进行不同的加减化裁,举一反三,使之衍生出一系列的多品种的六味地黄丸方。这些都极大地充实与丰富了我国中医药学对于虚损病症治疗的内容。而宋代的钱乙先生在六味地黄丸的改进与发明上,为后世滋阴补肾方法的提出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看到这,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六味地黄丸发展的过程和历史渊源,六味地黄丸确实是一味滋阴补肾良药!不过还是要提醒诸位的是: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所导致的各种病症。如果你是肾阳虚患者,建议你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
现在,六味地黄丸有很多制药厂都在出品,品质可谓是参差不齐。有着几百年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乐氏同仁老药铺,遵循“泡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在制作六味地黄丸的这味名药上,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祖方手工秘制。 六味地黄丸的六味药是: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乐氏同仁老药铺采用的地黄为道地的原产地药材,仔细挑捡,洗净晒干,投入器皿中,以黄酒加适量浓缩砂末在内,拌匀待酒吸尽,置于适宜蒸器内隔水蒸至气透,摊开晾干。再以黄酒浸润拌匀熟地,置于蒸锅上再蒸透晒干,重复拌酒再蒸再晒,共九次,这就是乐氏同仁堂著名的地黄炮制方法:九蒸九晒的制作工艺。这样制出的地黄光黑如漆,质量上乘。还有山茱萸的炮制加工,把山萸肉去杂质及残留核,洗净晒干,用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装罐内或适宜蒸器内隔水蒸至外表呈紫黑色,熄火后焖过夜,取出干燥,摊开晾干。我们从乐氏同仁老药铺这两味药的炮制上,可以看出乐氏同仁老药铺在药品制作上特别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制作上可所谓是精益求精,精工细作,你说这样制出六味地黄丸能不好吗?
千百年来,六味地黄丸之所以被古人推崇,被现代人青睐,简单地说六味地黄丸主要在于药性温和,三补三泻的组成,补中有泻,才能泻邪补虚。乐氏同仁的药材炮制方法又独树一帜,制作的过程特别遵循了国学中的君臣相辅和《易经》中的阴阳共济,相生相克的千古哲学原理,这不仅是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