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说一个大家都熟知又特别火的概念:大数据,不同的人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读,但从对大众的用途角度上说,大数据的核心不在数据而是洞见。比如:通过支付宝搜集你的每一笔消费记录,实时共享的位置,朋友的信息等一些列数据就可以预测你的信用积分从而给你贷款相应的金额。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从而获得了相对便捷的服务。
传统上,人们试图理解这些数据,也就是从数据中获得知识,在从知识中获得智慧。但是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能力的告诉发展,我们可以不必理解复杂的数据,也无需理解复杂的数据,你只要让算法直接处理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发现相应的规律直接用就可以了。这就是常说的“大数据思想“。有了这个思想:计算机跟我们的关系,大概分三步走:
我先来说一个大家都熟知又特别火的概念:大数据,不同的人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读,但从对大众的用途角度上说,大数据的核心不在数据而是洞见。比如:通过支付宝搜集你的每一笔消费记录,实时共享的位置,朋友的信息等一些列数据就可以预测你的信用积分从而给你贷款相应的金额。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从而获得了相对便捷的服务。
传统上,人们试图理解这些数据,也就是从数据中获得知识,在从知识中获得智慧。但是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能力的告诉发展,我们可以不必理解复杂的数据,也无需理解复杂的数据,你只要让算法直接处理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发现相应的规律直接用就可以了。这就是常说的“大数据思想“。有了这个思想:计算机跟我们的关系,大概分三步走:
第一步,算法相当于我们身边的先知也就是一个小siri,你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它,但是决策权在你的手里。
第二步,算法相当于我们的agent,你告诉它的一个大方向和原则,它去执行,执行过程中一些小决策,它自己决定了。
第三步,算法成了我们的”君主“,它了解你的一切想法和欲望,能帮你做出比你更加理性的决策,你索性就什么都听它就好了。
也许有人会质疑第三点,计算机怎么能完全代替人,我有真实的自我,只有我更了解自己?
关于自我,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讲过每个人都有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当记忆自我评估一段经历的时候,对经历长短没有感觉,而只会在乎这段经历感受中最强烈的部分和结尾部分。如果公司想让入职老员工每天打鸡血高强度干活会做说令人振奋人心的口号,比如说不要问公司能为你们做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公司做什么。激发员工强烈的认同感,但是你的体验自我却有不同的感受,疲惫,脖子僵硬,肥胖等一系列不适会让你身体透支。但是如果你未来有个人工智能计算机就会帮助你,知道在最恰当时候提醒你,不要为某个想象的共同体比如,公司,国家,去牺牲自己更好的去维护你的利益。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更愿意去把命运交给计算机,同时我会多去经历不同的事情,去丰富内心的体验,通过这些体验去改造自己,以期望从中获得智慧,活的更有品质,说的滥情点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