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来写父亲,思绪万千,记忆阀门迅速打开,抓住我回到从前。对于父亲,更多的是敬仰,是说和做的标杆,是学习的模范,是一生都要回读的书,教我做人的道理,教我尽职尽责、不悔此生。
父亲没有散文诗,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大多数人的父亲一样不善言辞,极少听到他主动提起什么,更多的是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言语,为我遮阳避雨,是我永远的靠山、庇护所。
老实又正直的父亲,是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
身为教师,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韧让我发自内心的为他自豪。他把光与热挥洒在学校,把耐心与热情给予他的众多学生。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功与德,从不争抢本该属于自己的名与利,我时常为他打抱不平,为他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而不甘,我愤怒于他的不争不抢,而他只是站在一旁莞尔一笑,平静地说:“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热爱教育的这颗赤诚之心,爱学生胜过爱自己造就了热爱教育的我,是父亲教会我百炼成金、玉汝于成。长久以后我一直在思忖,何以为师?
何以为师?以坚守。
年少时母亲肩负着陪我学习的重任带我来到市区,挤在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出租屋度过了七年,而父亲仍坚守在乡村一线,振兴乡村教育事业,这一守,就是二十多年。那间出租屋见证着我与父亲的成长,父亲把他的面容与微笑留给了学生,留给我的大多是他的背影和与他不停告别的站台。
那时每周五放学时的我翘首以盼,期待迎接我的是父亲,期待与父亲的短暂小聚,期待与父亲携手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串糖葫芦、逛一次书店,都足以让我记到现在。如今回想起来,或许珍贵的从不是那糖葫芦,也不是书店,只是因为它们是我与父亲的联系,是父亲给予我的一次鼓励,是带给我的温暖与安心,是那个年代的父爱。
后来,我们有了自己真正的房子,面积不大,但足够温馨,那时的我才意识到压在父母身上的不仅仅是工作的重担,还有我们这个小家,看着房间的一草一木,我看到了父母这么多年打拼的血与泪,才拥有了我们的家。
再后来,我第一次离开家去读大学,父亲的鼓励跨越山海,从不缺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会告诉我,“你一直是我的骄傲”“有我在”,在父亲这里可以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烟火人生,细细琐琐,残酷的岁月随着时间的推移燃烧着父亲的青春,但也将父亲所有的无私都转化为了永恒的爱。
其实很想和父亲说,谢谢您一直给我加油,为我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