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呼延云第一部作品《真相推理师:嬗变》最早创作于2007年,到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了。这十年里面,呼延云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妙的犯罪故事。而十周年的这部作品《真相推理师:复仇》,与他以往的作品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他本人也从从一个热衷于制造各种华丽诡计的本格派作家,逐渐的转型为社会派的一员。
之前的两部作品中《黄帝的咒语》和《乌盆记》,给人的感觉是已经要与日本新本格派接轨。尤其是《乌盆记》,借助一个古代的故事,重构了当代的案件。这已经非常接近了岛田庄司《异位》的结构。在核心诡计上,甚至比岛田的更加严谨,甚至还有双重解答。他所说的“中国只有两个人会写推理,其中一个就是他”,绝对也不是夸夸其谈。
二
在最新的这部作品里面,呼延云一改往态,用整本书的篇幅讲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的故事。大致上,故事可以分成四个推理部分,最早的小树林杀人案,之后的小女孩遇害案件——这也是整本书的核心,其次就是占篇幅最多的各种“意外”,最后则是非常简短的于文洋的死因。
如果这样看的话,似乎本书也是非常硬核的本格派。但是与之前的不同在于,这些诡计彼此都是分离的。在时间上有接续,可彼此不影响、干扰。所以较之以往,就显得非常的单薄。缺少了之前最后解答时候一泻千里的爽快感。当然也要承认,这些诡计的设定还算是符合现实和逻辑。尤其是于文洋家着火的案件,整个诡计的设计都与《圣女的救济》有着很大的相似度。这并不是说借用桥段,而是强调他们对犯罪时间的控制上。
不管这些推理过程是不是精彩,是不是过瘾,与他之前的作品比起来,在规模和难度上都已经难以企及。如果抱着原来那种看一场大戏的心态去读这个书,难免会落空。
三
既然推理的篇幅比以前有缩水,自然在另外一头,对于犯罪人物的动机和过程就会加大分量。这也就是这本书偏向社会派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之前的作品中,也并不缺少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比如媒体暴力、地产不公、医药诈骗等等,都在他笔下提及。在字里行间,也通过人物的嘴,不停地讽刺挖苦社会中的假丑恶。这本书则是用更多的篇幅,来描写了校园欺凌和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当然,核心要素还是青少年犯罪。
社会派推理小说能够打动人,不仅仅是在于它能够暴露了社会现实的丑恶,更因为它能够揭示丑恶产生的原因:社会的制度的或者历史的个人的。在本书中,呼延云则是仅仅地满足了第一点。他的立场非常清晰,就是认为现在的刑罚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太过于纵容,很容易让这些年轻的犯罪分子脱罪。也通过书中其他人的案例,反复地表达了这个问题。但是为什社会上认同这种现象?为什么法律会制订这样的法条?为什么全世界都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呼延云没有解释。不知道他是故意不去这么做,还是难以做出解释。然而造成的后果就是,他在给读者反复灌输“犯了罪的青少年们都应该被处以相应的惩罚,而不去考虑他们因为年龄而受到的限制”。
与这种主张相对应,他就只能创造出多个心机很深的中学生,他们为了犯罪而犯罪,为了隐藏罪行而释放内心的阴暗面。搞得好像中学生们都是监狱的后备军一样。显然这种描写是非常糟糕的。一方面将青少年犯罪分子们的犯罪动机简化,另一方面却将其他成年人犯罪人士的动机立体化合理化。两相比较,就更容易让读者被操纵,认同作者不成熟的观点。整体上来看,缺少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理应具备的深刻与内涵。
从小说重心的调整以及呈现的面貌来看,呼延云已经想转型了,但是能够转型到哪一步,能不能够达到他在本格派中的地位,都还是未知之数。起码从这本书来看,感觉还是重回老路得好。
四
书中的时间应该是紧接在《真相推理师:嬗变》之后不久,大概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被人们广为熟悉的其他的几个小伙伴们,在这本书中出现的字数并不多,也就给了人们更多的了解呼延云成长过程的机会,也就更加知道他的心路历程。至于其他广为读者诟病的各种奇葩的推理组织,在这本书中完全不见踪影——绝对是好事一件。让整本书显得更加的简洁工整,没有各种牛鬼蛇神出来蹭戏的感觉。
不过这样的割舍也有问题。虽然这本书的故事时间应该算是系列的第二本,所以其他人不出现也可以理解。但是作为系列读物,为什么不让他们出现呢?在之前的书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马笑中,郭小芬为什么就不能分得一笔戏份呢?伴随着故事的展开,对于之前的人物必须有所取舍,那么之前花了那么大的精力来创作,甚至以他们为各自主角,还有什么必要呢?从这个角度出发,也能感受到呼延云对自己之前作品的一种重新评估:那么多的相关人物是不是有必要,他们会不会分散焦点,会不会干扰到主角,会不会降低小说的质量。所以,从这个调整来看,也能看出本书是处于一种重新摸索阶段的产物。
减少各种奇人异士,我是赞成的。他们的出现的确会降低呼延云出场的频率与篇幅,让整个系列的重心有所漂移。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先例,京极堂和御手洗这些人最后四分之一才登场说两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不过最起码还是有两个人值得保留,一个是马笑中,一个是郭小芬。如过要保留一个的话,那就必须是郭小芬。这个人物是呼延云所创作的人物里面最丰满最真实的一个。其他的各种牛逼哄哄的人物,他们的不同之处都是通过叙述说出来的。而只有郭小芬,她的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由读者自己得出的。她能够以一个读者的角度,普通智力的视角,对案件进行分析——甚至在《乌盆记》里面还上演了双重解答——是小说中读者的化身。她在书中是有准确功能的。其他人都可以被呼延云代替,唯独郭小芬不可以。不客气地说,整个系列如果缺少了郭小芬这样的人物,魅力会下降一大半。
五
从小说的核心由诡计设计转向了社会批判,以及小说的出场人物有了大幅度调整这两方面不难看出,呼延云系列的创作,已经到了一个转型的阶段。整体来看,我对这本书是比较满意的。一方面是小说的质量,一方面是作者的勇气。不过成败的关键还要看下一本。如果接下来的作品不能够在深度上更进一步,或者不能创作出更精彩的人物,那恐怕还是得折回头走老路靠精致的诡计来吸引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