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活到多少岁,总觉得那是一个很遥远的命题。
14天能做些什么?我这一生有多少个14天?这是个小命题,我却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初中之前每天过着睁眼上学,吃饭,放学,吃饭,睡觉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不觉得乏味,或者说根本不知道“乏味”是什么?那时候物质的匮乏和知识的匮乏都决定了我没有太大的欲望,写完作业能和小伙伴玩个跳皮筋,丢沙包就是很快乐的事情(不小心暴露年龄啦~)。
初中和高中面临中考和高考的分水岭,每天都是老师和父母的耳提面命,周遭同学的你追我赶。独木桥上相逢,分数就是最好的武器。那时候没有时间去思考所谓的诗和远方。
大学中,对未来畅想的萌芽苏醒,可那时候能力配不上欲望。认同了父母和老师所谓的好大学,好专业,好公司,好前程,高工资的逻辑,却不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老鼠赛跑”的怪圈。
工作了,能赚钱了,也正式跳进了“老鼠赛跑”的跑道里,每天过着睁眼上班,吃饭,下班,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分不清资产与负债,被周围人的三观包围着,互相攀比着。从开始的手机,到笔记本,单反,再到房子,车子,只要身边有人买了,自己也不干落下。虚荣心驱使着,盲目的跟随着。即便是这样,差距也渐渐拉开了,而且越来越大, 然后开始慌了。
每天焦虑着,暴躁着,痛恨自己的不作为,却仍然每天像吸毒一样抱着小说看,不能自拔,期待着某天也能有个人从天而降,解救我于水火。他就那么随便一帅,我就那么随便一赖,一起走过后半生。那段时间特别渴望结婚,就好像结婚能解决我面临的所有问题。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不断的挥舞着皮鞭抽打着我。看了很多鸡汤文,也读了张德芬的全套书,它们字里行间都隐含这一个意思“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能解救自己”。
终于我开始思考,开始反省自己,开始逼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开始懂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开始想捡回自己毕业时就丢弃了的东西。当一个人真的有强烈的愿望想干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困难都开始给你让路,它们慢慢的变得不再是困难。戒掉小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背单词也不再那么枯燥,英文小说也不再那么晦涩,出门跑步也从换上跑鞋那一秒开始变得有趣起来,生活好像开始变得有那么一点儿不一样了。
非常机缘巧合,参加了14天小白训练营,没有奢望14天能让我脱胎换骨,没有想过14天可以找到暴富的途径(其实是暴富的途径是有的,抢银行啊,就是风险高了一点儿,而且也是个勇气活儿,不是谁都敢去抢的),却也本着9块钱买不了吃亏,9块钱也买不了上当的心态参加了。但是那14天却把我的生活劈开了一个裂口,有光从那里透出来,开始正确看待“有钱”这件事,发自内心的渴望有钱。卯足了劲跟QQ群,晨读“灌鸡汤”打卡输出,晚上分析理财概念,理念,方式。一周看完三本理财认知入门的书,《小狗钱钱》《跟小狗钱钱学理财》《30岁前的每一天》,发现搞懂理财这件事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连吉娅这样十几岁的小女孩都能弄明白,难道我不能吗?
小白营的14天是我从思想上转变到行动上转变的转折,不再是“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我也从中体会到了行动带来的踏实感。就这样,结束14天小白营,我直接跟上了14天基金训练营;还是14天,14天能干什么呢?我还是这样问自己。
这14天我看完另外三本书,《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穷爸爸富爸爸》《邻家的百万富翁》, 我不知道原来自己看书可以这么快?
每天都有详细安排,有作业,有任务,有积分,有竞争,有奖励,有料,有干货。这14天我的工作之外的生活是这样的:
& 早起半小时听微信端的课程;
& 午饭后输出听课笔记;
& 早上地铁上看晨读文章,输出自己的看法,同时看看群里其他人的看法,毕竟经历不同,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
& 晚上听班班在群里的分享
充实是我这14天最大的感受。
课程从基金基础概念开始:
讲到基金分类,不同基金区的优缺点;
不同基金挑选标准和方法;
挑选好了该如何买如何卖;
如何判断入场点和出场点;
如何配置资金;
如何计算出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
低风险投资品和高风险投资品怎样分配;
高风险投资品该如何投资才能降低风险还能将收益最大化;
这些问题你都能从课程里得到解答。
课程内容和群内分享都通过简单的栗子或者小孩过家家一样的小故事,让枯燥的理论通俗易懂;同时分享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偶尔还加餐(鸡腿什么的,都让你吃的饱饱的);四次特训作业,从开户,到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到真正购买基金,将计划变为行动。真的很感谢班班,感谢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看到那么优秀的你们都那么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只抱怨不行动呢?
现在我的生活开始以14天为单位计算,计划着下一个14天我准备做的事情。还是那个问题,14天可以做些什么?
你!不妨也问问自己。。。
15期2班9组8号--阿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