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静静的夜晚,我沏了一杯茶,茶叶在沸水的激荡中,舒展曲卷的身子,绽开藏羞的娇绿。我嗅到了茶的清香,这股随着水气弥散的气息,总让我觉得品茶,就是在况味历史。
“板桥”作为地名,实在是值得玩味。因为中国莫大疆土,很多地方都有“板桥”一名。南京即有板桥。南京板桥,又名古雄,汉代又称板桥浦,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江水位三山,又湘入土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这可能是古书中最早记载的“板桥”了。由此看来,“板桥”这个地名必定与水有缘。板桥又会让我们想起一个名士——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板桥是他的号,他出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所以就号板桥。
临泽县有一镇曰板桥,背倚巴丹吉林沙漠,滨临黑河,南岸是鸭暖镇,河水缓缓流去,两岸蒹葭苍苍,野鸭嬉戏,水鸟啁啾。历史上黑河河床宽阔,水流湍急,两岸百姓交往不便,常需行船摆渡,但风高浪大,时有落水之人溺亡。
临泽板桥这个地名在历史上何时出现,史书上无从查证,但我确信它来自汉朝。
板桥镇东柳村附近有一座经历了七朝八代的千年古刹——仙姑庙,建庙时间据史料推算,可追朔至公元前一世纪,比张掖大佛寺早一千多年,于一九五二年在破除迷信的浪潮中予以拆毁,而今在原址上重建,取谐音称香古寺。
民间传说,仙姑原名香姑是西汉张掖郡人,其父为官获罪削职为民,和女儿在临泽合黎山下行医,为穷苦百姓治病消灾深得民心,在板桥一带名声远播。香姑为南岸百姓求医方便,立志在黑河架桥一座,造福两岸百姓。香姑多方筹措,建成一座木板大桥,黑河两岸的百姓包括邻近的匈奴为纪念香姑功德,在板桥柳树堡建庙一座,取名“仙姑庙”。这个民间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仙姑庙的来历,还应该有“板桥”这个地名的缘起。当然,历史的跫音还有更多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
在板桥北沙滩里有一处古代的军事防御遗址,只要路经板桥大坡,闯入眼帘的就是绵亘无际的山峦,在远方视线中的一方古烽燧恰如历史的印章永久矗立在那儿,当地人俗称“板桥墩”。
盛夏午后,我兀自爬上大坡,顺羊肠小道,几经迂回,又沿沟壑上行,才走到古烽燧下。烽燧耸入蓝天,经历了岁月的雕凿,斑斑驳驳,沟壑纵横,如同历尽沧桑的耄耋老人,但伟岸依存,历史的博大精深在空旷的山野里显露无遗。
踩着泥坯剥落的狭隙,我攀上烽顶。极目远眺,蓝色天空白云朵朵,那是一种富有质感的云—凝重而美丽。东南方羊台山的轮廓依稀可见。清代临泽学者申缅胥赋诗《羊台斜照》曰:“仗节牧羝,贤哉苏武,落日荒山,此台终古。”相传那儿是汉使苏武牧羊之地。板桥的老百姓傍黑河北岸而栖,沿岸平畴沃野,草木繁茂,绿带如同长龙横卧大地。高空风急,衣装如同旗帜猎猎作响,远眺黑河如一匹锦缎绕镇而过,我的思绪也走进了远古。
据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匈奴盘踞河西,不断向东扩张,骚扰边关百姓。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十万西征,直捣匈奴老巢,浑邪王大败北遁,休屠王率部降汉。得胜而归的霍去病将军草粮不足,欲到昭武一带接济粮草。大军行至黑河岸边,风大浪高无法过河,而浑邪王又率兵追来,突然,万道祥瑞之光里一位仙风道骨的女子拔下发髻里的银簪扔进六月的河里,刹那间河水封冻,将士迅急过河,待追兵赶到只能望河兴叹了。霍去病回朝奏明汉武帝,皇上颁旨一道,封香姑为“平天仙姑”,传令“大其庙”。这是一个历史与神话融合的故事,它的真实性自不必去考证,但透过这个故事,我们有理由相信仙姑娘娘是一位本土神尊,本地百姓在她身上寄托所有美好生活的希冀:祈丰,求子,佑安,保康,生财。故事发生的年代,证明了仙姑娘娘神尊的历史久远,而助霍去病大军神奇过河正说明地处边关的百姓历尽战乱祈求和平和幸福。仙姑娘娘的庙贡诞生在西汉,而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了,本土神尊历尽两千多年儒道佛诸家浸濡,已经让岁月剥蚀了原本的神祗,化身为一座佛寺了。
“板桥”这个地名和水有关,更和气节有关,郑板桥自不必多言,善画竹,以竹寄寓人生之操守。与临泽板桥有关的仙姑更在桥成之日,投河自尽,时因当地豪强昭武通司逼婚而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反之,一个人也会成就一方水土。一个欧阳修成就了醉翁亭,一个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一个苏东坡成就了黄州,一个仙姑也成就了板桥。
两千多年的丰厚文化底蕴,使得板桥自汉朝走来,历史的烟尘,时间的沧桑,让栖居在这片富饶土地的百姓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