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深深地被文中所呈现的父子之情所感动。心中便认定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至情之人。
步入大学,有幸读到朱自清先生给亡妻武钟谦作的文章《给亡妇》。文章朴实自然却掣动人心,正应了那句古话: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哭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
文章摒雕琢、去藻饰,却不会将朱自清先生哀悼、思念亡妻的赤诚之心减损半分。相比之下,新闻中屡屡出现的那些暗地里坐拥几房姨太,台面上又写着催人泪下的‘悼亡妻’文的人们。在对妻子的责任与担当方面,朱自清先生才有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
在我看来,与其说《给亡妇》是给我们这些读者读的,不如说是朱自清先生写给爱妻的一封“忏悔”信,是他们两人之间的超时空对话。
文章并没有说爱的多深切,也没有约定来世结为夫妻的契约。就如话家常般,向另一个世界里的妻子谈论家里的孩子如何,回忆昔日的光阴。
朱自清在文中提到:在我们十二年的婚姻中,孩子和我平分了你的世界。又说:从未想到做母亲的要像你这样,有多少力量用多少力量,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武钟谦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和妻子。她一生育有六个子女,但是第六个孩子不幸夭折。她身体不好,却坚持母乳。六儿子被家人认定是养不活的,而她却在自己却身患肺病时,依旧对他悉心照料,不肯放弃。
朱自清对妻子除了爱,更多的便是愧疚、悔恨。这在他对妻子呵护孩子、支持丈夫、奉献家庭的的日常细致描写中,有深刻的体现。
朱自清先生在文中有这样一句内心独白: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这句独白将朱自清内心深处的愧疚毫不保留的释放出来。
对待丈夫,武钟谦是崇拜、支持的。朱自清在文章中写道:在带着母亲和孩子逃兵难时,妻子还不忘带着自己一箱一箱的书。更有妻子换金镯来为自己交学费。
武钟谦对丈夫的事业如此支持是有原因的,当年朱自清成功考取北京大学,两家决定喜上加喜,由此两人便在同一年完了婚。嫁给朱自清的武钟谦内心无比喜悦,因为她知道娶自己的是一位大才子。
十二年婚姻中,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五年,但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妻子武钟谦虽不是大户家里的阔小姐,但自小也是娇生惯养。然而,妻子却可以很好的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责任。朱自清将这些都看在眼里,藏于心里。往日里的感激、如今的悔恨都在本文中得到了极大的宣泄。
往日的点点滴滴在文章中以平实而朴素的语言道出,描写细致,感情层层递增,由孩子到回忆再到朱自清在亡妻坟前的告白。层层递进,感情真挚,将朱自清先生对亡妻的深切思念、无限愧疚呈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