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独立不是训练得到的,而是孩子在得到敏感,有爱的照顾,获得对这个世界基本的信任感,感受到被爱的基础上,自然生发出来的内在需求。
养育孩子就是为了更好地分离。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能承受分离焦虑,而是妈妈自己因为无法消解内心的焦灼而无法放手。
如果孩子内心的妈妈形象是稳定的,他就更可能在现实中与妈妈成功分离,并且在离开妈妈时保持情绪稳定,乐于探索新的环境,更容易对新环境中的人和物感兴趣。反之,如果孩子内心的妈妈形象不稳定,他就很难与现实的妈妈分离。
做一个能自我照顾的妈妈。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孩子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借助过渡客体,帮助孩子面对分离。
帮助孩子提前熟悉新环境或陌生人。
让孩子学习自己做决定。
自主做决定绝不是个体从某一天开始忽然就具备的能力,而是经过很多经验的积累才学会的。
让孩子做自己的小管家。一个可以独自做决定的孩子,能够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获得掌控生活的满足感,并且更懂得管理自己。
让孩子承担自己做决定所带来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只有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做决定所带来的后果,他才可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并且愿意承担这些后果。
培养孩子我自己来的能力和信心。
允许孩子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出现脏乱差,帮倒忙的现象。
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允许孩子的自理能力出现暂时的退化。当孩子知道自己有退路时,才可能更勇敢地往前进。
过分追求独立,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独立的前提是有可以依赖的支持者。
健康的依赖是懂得求助,并且内心强大。
过分追求独立,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真正的独立不是训练得到的,而是孩子在得到敏感,有爱的照顾,获得对这个世界基本的信任感,感受到被爱的基础上,自然生发出来的内在需求。
健康独立的孩子更善于利用资源。健康的依赖是走向独立的动力。
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是经得住孩子的共计和破坏的。只允许爱和顺从存在,不允许共计和破坏存在的关系,不是真实的关系,也不可能真正的亲密,当然算不上好的关系。
孩子叛逆是因为心理上与父母太近。叛逆表明孩子内心有力量去做自己。
健康独立的孩子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叛逆表现。
父母应该容纳孩子的叛逆,但无须放弃任何原则。接纳孩子独立并不代表孩子可以践踏父母的尊严,可以无视父母的生命存在。
一名青春期的男孩多次指责父亲。终于有一次,父亲非常平静且严肃地说,你有自己的想法,将来也可能有不一样的人生。我努力工作,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还是可以养家的。所以,请你尊重我,我不允许你如此对待我。儿子听后沉默了。
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替代孩子。
帮助不知所措的孩子寻找应对方法,并发现自身的力量。
1切莫强化孩子被欺负的感受。2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3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保护自己的权益,体验自己的力量。
孩子无力应对时,父母应该及时保护。当孩子遇到力量悬殊的挑战者,有危险的事情或者被逗弄时,父母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干预,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危难时可以依靠父母。如果孩子被几个孩子一起围攻,或被力量和年龄都比较大的孩子威胁时,父母如果在场,一定要及时制止。
在孩子面对无法抗衡的情境时,如果妈妈在旁边,见到孩子如此恐惧却不出手相救,更孩子感到恐惧时旁边没有人,根本无法提供帮助,这两种体验绝对不是一样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伤害别人,父母也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孩子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引导孩子去想象,但不作任何评判。
接纳自我是独立思考的前提。接纳自我就是接纳自己的所有体验,人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信任自己,这时真正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活动才成为可能。
独立思考能让孩子更好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不要剥夺孩子体验挫折的权利。
哄孩子笑,不如允许孩子哭。
剥夺孩子哭泣的权利,是在满足自己好妈妈的体验。
拒绝面对孩子的沮丧,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允许孩子哭,是指孩子在遭受挫败而哭泣时,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支持,而不是说这时父母要表现出冷淡的态度或拒绝帮助孩子,选择让孩子哭够就不哭了。
父母急切地让孩子高兴,是为了逃避自己内心的痛苦。
自己学会与负面情绪相处,才可能帮助孩子打造阳光的心灵。
挫折感是孩子从全能感到现实感的过渡。
预期警告是对受挫感的反向强化。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并非是指孩子能够教给父母什么,而是指孩子能够帮助父母认识自己。
父母从管教者变成了保姆,错把尊重当顺从。
真正的自由总是要受到必要的限制,而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否则自由就成了空谈。
事实上,从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而言,父母的权威能够让孩子感到信赖和安全。如果父母不权威,孩子的内心是焦虑的,就像我们跟着一个没有权威,没有核心理念,摇摆不定的领导一样。
父母是孩子的外在自我,在帮助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过程中,如果父母缺少权威的示范和引领,孩子就难以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孩子有欲望是正常的,欲望是需要得到尊重的,欲望是生命力的表现。但是,父母应不应该满足孩子,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两者一定要区分开来。
不同的信念,诱导孩子不同的表现。
信任孩子,让孩子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力量。
大拇指教育是把双刃剑。
只有孩子的独特性被成人接纳,真实的自己被成人看到,孩子才可能真正认清真实的自己,并与真实的自己和谐相处,自由的心灵才可能绽放出创造性的美丽花朵。
帮助孩子提供自我价值感。
充满爱意地抚摸,关注孩子,满足孩子被爱的渴望。
帮孩子认清事情的原因,减少负面归因。
帮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让孩子发现自身独特之处,提升自我认同感。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跟父母有着相似的地方,这能够增加孩子对父母的认同感。
孩子与父母相似,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父母是相同的,彼此是有联结的。而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与父母的差异,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特的,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我认同感。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现并接纳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限制孩子的人,自己也常常受到限制;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的父母,往往也能够活出别样的风采。
越优秀的孩子越容易自卑。
追求外在的优秀标准是对孩子内在自信心的损伤。
孩子的自信源于真实自我的表达。
不要随便说出你最棒。你最棒是父母对孩子的精神控制。你最棒是满足好父母愿望的工具。
没有亲密信任的关系做基础,教养孩子的方法只是控制孩子的工具,其本质是不允许孩子做真实的自己。一个没有机会做自己的孩子,他的生活肯定是僵化,缺少活力和幸福体验的。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父母在向孩子表达爱时,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份爱带有诱惑和要挟的意味。
故事内容会随着时间而被孩子淡忘,但故事中的信念则会长久地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借由故事的亲子互动会变得有趣而丰富,尤其是讲故事时跟还之间那种暗语式的心照不宣,最好玩和温暖有爱。
婴儿早期,绝对好的母亲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最初的自信。
夫妻关系在家庭中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一个家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让儿子看到母亲对父亲的尊重,让女儿看到父亲对母亲的爱。
孩子为何对屎尿屁津津乐道?1屎尿屁是孩子意识到的第一个自己的创造物。2说屎尿屁会引起成人的反应,让幼儿体验到语言的力量。3通过说屎尿屁来表达情绪,进行攻击。幼儿说这种脏话通常只是为了体验愉悦的感觉,并非恶意攻击。
简单禁止,可能会强化幼儿说脏话的意愿。忽略孩子的脏话,有助于减少孩子说脏话的动力。接纳孩子说脏话的欲望,并进行合理引导。
借助屎尿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
有些父母所信奉的让孩子说到必须做到,是对言必信,行必果的断章取义而已。
为孩子量身定制故事,通过角色认同帮助自己。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尤其是7岁以前的幼儿。根据孩子生活中的特殊情境和需要面对的问题,为孩子量身定制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往往比摆事实讲道理的效果要得多。
给孩子创造故事,需要承认非常了解孩子的生活,把他生活中喜欢的任务或角色作为故事的素材,创造一个适合当下的故事情节。
这些被赋予安全感和控制感的东西面对孩子具有的特殊心理意义,儿童正是控制这些外在的东西学会来控制自己内在的世界。
定制故事里放着孩子的经验和童年。给孩子创造一个属于他的故事吧,故事内容会随着时间而被孩子淡忘,但故事中的信念则会长久地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对家族的认同与归属感,会影响个人的自我认同感。
了解家族故事,帮助孩子认同祖先的优秀品质。家族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与世界建立联结。家族是我们民族深层心理的信仰。我们的信仰不在天国,而在现实的家族中。家族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东方文化是另一种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更奥妙的科学。
一个人缺少自信,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不管你是出身寒门还是权贵,你都可以有家族的自信,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解读家族的精神。
对于人类而言,母亲更难的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孩子成长需要时,能够忍受痛苦和焦虑,适时地放手。谁能说这样的爱不伟大呢?
行为是情绪或观念的外化,妈妈的内心是怎样感受的,就会通过行为呈现出来,并传递给孩子。
为分离的焦虑和痛苦赋予积极的意义。
父母要学习信任孩子,只要父母心理上能够坦然接受不可避免的正常的人际挫折,孩子就一定可以轻松面对。
是否生二宝当然要考虑大宝的意见,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大宝去做决定,而是基于对大宝的理解,让整个家庭共同做好迎接另一个新生命的准备。
父母不要替孩子做那些他自己可以负责的事情,当父母这样做时就越界了,这样会逐渐把孩子变得无能。反过来,父母也不要让孩子做一些本应该由父母负责的事情,这样会让孩子身上背负过重的责任,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是否生二宝,都别让大宝背黑锅。
我们痛苦,因为我们自由。
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爱的是他这个人和他的生命,而不只是他的行为和表现。
让大宝知道,二宝的到来会让他获得很多,而不是失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