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死亡,珍惜生活——《金门大桥》观影

我第一次知道《金门大桥》是在美剧《傲骨贤妻》里,当时有一个官司好像是有个女孩在金门大桥自杀,所以案子质疑的是,为什么你们那有闲工夫去拍纪录片而不是救人?纪录片会不会诱导想要自杀的人真的去实践?时间过了太久,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当时我的确震撼——当我们驻足“死亡”这个话题时,总是会震撼,总是会沉重,总是会思考深邃多过于日常生活。


是拍摄还是救人?这个问题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过,《饥饿的苏丹》拍摄者凯文·卡特为此饱受诟病,坊间传言他甚至因此而自杀(又是自杀!)。

是拍摄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引导人们,金门大桥如此壮观美丽,在这里死去是再好不过的了,还是同样一部影片,告诉人们生之艰难,死是容易的,但是人们更应该“等一等”,也许最好的风景在后面。

被观看的死亡到底是警醒还是对死亡者的亵渎?

是just let him go还是 do something?(片中被采访者的疑虑也是我们的疑惑)

是保持自然的美,还是装上层层防护?

活着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好还是坏?不让那些想死的人死去,是对还是错?

其实,看过电影就会知道,从技术手法上来讲,《金门大桥》可是一点也不高明。也许是架设摄像机的位置,所以画面不能达到以往我们欣赏纪录片的观感。而且,就拍摄到自杀者到自杀者投水这段时间,就算有人二十四小时盯着监视器可能都已经来不及,不是不救而是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根本无法实现救人。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人去金门大桥自杀,这部电影就无法存在。所以纪录片已经预设了一个场,就像张开的罗网,等待小鸡的落网。从这个角度上讲,的确有些残忍,不近人情,不人性化。对于死亡者本身而言,他自我选择的“死亡”被他人人为包装成一种表演。死亡已经让未亡人受尽煎熬,还要费尽心力去保护死者的事后尊严,所以,《金门大桥》从拍摄到公映,是非不断,这是意料之中的。

不过,Eric Steel是一个有勇气之人。有些事情,的确会招致非议,“是与非”并不明朗,但是不去做,就永远不会知道结果——《金门大桥》至三位想要自杀者选择金门大桥作为人生的终点站,但是也鼓舞了二百多人,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

三比二百多,从数量上讲,《金门大桥》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对于那三个人的家人而言,伤痛是百分百的,他们痛恨这部电影,可以理解——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痛恨死亡,但是,其实这是所有人的归途,只不过很多人视而不见罢了。

死去的人获得了某种意义的平静,这一切不过都是活着的人的探索。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死亡”感到好奇。生与死之间,就像有一扇开启就会关闭的门。门那边的人不会告诉门这边的人“死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正因为它的“神秘”、“霸道”、“不可知”,所以千百年来人类从来未曾放弃过对“死亡”的探索。

在所有死亡的形式中,“自杀”又是最为不可知的。按照常理,人们都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可是为什么有人大好年华却忙不迭地结束生命呢?

或许你认为自杀是一种行为艺术,毕竟影视剧里给我们展现的自杀都是比较浪漫的。事实上,终结在金门大桥的24人(2004年)却各有各的死法。有人急急忙忙跑来,忙不迭地攀上栏杆,完全顾不得可能被撞伤和跌落之后的形象,像一只僵死肥胖的水鸟被重重地摔进水里。有人会在桥上逡巡、思考,甚至设计落水的姿势;有人会找寻一个特殊的坠入点,有人会像一只华丽的鸟一样自由的翱翔……死亡与死亡如此的不同,虽然,终点站是相同的。

让一群你活着的时候都未必理解你的人在你死后解读你,很多人认为Eric Steel此举完全就是为了凑满九十分钟的时长。可是,剥离了影片,难道不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在思考“死亡”吗?他们理解不理解又如何?就像你能够理解与不理解,对于逝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近距离的接触到“死亡”时,当你身边的人试图用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时,你在想什么?对于“死亡”你有什么看法?对于那些想要自行结束生命的人,你有什么遗憾,你想要对他们说什么?

Gene,你伤害了我!片中黑人小哥对着镜头说。多少自杀者的家人恨他们,但是忌死者讳,斯人已逝,他们只能把这样的愤怒和伤痛藏在心底,gene,也许你等一等,就会获得一个好的职位呢?多少的家人、朋友充满了遗憾,也许等一等,人生就不一样了呢。

可是,那些在栏杆处犹疑被救起的人,他们的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了吗?埃文自杀了三次,他说他想要生活回到从前,但是完全不可能了。有些时候,一些人不理解另一些人,那些无法理解别人的人却自以为自己理解这个世界。人生不就是吃喝拉撒睡,别人都能过,为什么你不能?你明明已经拥有了很多,为什么还觉得不满足?而对于那些想要自杀的人,也许来自于那些“正常人”自以为是的了解,不被理解却别苛责的压力才是他们急于想要逃脱的。

那么,既然爱你,是让你选择你想要的“自由”,还是去做什么阻止你去实现这种潜在对所有人伤害的行为?所有人都摇摇摆摆,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永远也不会有。Gene的一位朋友选择了尊重他的选择——既然他不属于这里,他活着只是因为被需要,那么,真的有那么一天,请好好说过“再见”再走。这是最动容的告别,也是最体面的离世。虽然有人为此深受伤害,但是活着时,有人理解,这样的行为被谅解,对于gene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所以,他的离去是最美的,“他只是想飞翔”。人生一世,如果至此结束,也许也是一种圆满。


放弃苛责那些自杀者的父母、爱人吧。就像放弃苛责自杀者本身。

“别人会说,我们是多么糟糕的父母啊。”人不可以苛求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哪怕是至亲骨肉,也许你依旧无法读懂他。金门大桥的水波依旧平静,一个美丽地方,Sharon照了很多照片,他简直迷上了那个地方,“我是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糟糕的母亲。”

或许,他们会获得平静、自由与爱。

人真是复杂的动物,就算拥抱,也未必是温暖。

想起《时时刻刻》中,伍尔夫匆匆忙忙走出家门去自杀,为了达成所愿,她甚至在脚上绑上了石头。“我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自挣扎了很久了,只有我才能了解我的状况,只有我才会知道。”


不要说他们未曾努力过,只不过,有人放弃了,有人被打败了。

当我们理解了那些人的生之痛楚,就会更能理解“tomorrow is another day”。死并不难,难的是在经历着痛苦,还要努力地看着明天太阳的升起,这才是最鼓舞人心的力量。理解死亡,善待活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045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114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120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828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32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9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0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3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68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60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6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06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70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