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北宋时期,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因为以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的故事太多了,像什么《杨家将》、《狸猫换太子》、《包青天》等。人们对北宋最深刻的印象除了那使人揪心的军事,就是那一时期璀璨的科技与文化了。文化上自不必说,文人墨客的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都是这一时期的。科技上的成就更是值得我们骄傲,像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等。这些科技成就里面有好几个都和同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沈括。
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出身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沈括这个官二代和一般的官二代可不一样,他从小勤奋好学,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24岁时凭父亲的关系进入仕途,之后辞职回家准备科考,32岁考中进士,34岁时经人推荐被调入京师,在昭文官编校书籍。在这里沈括开始研究天文历法,之后沈括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天才的科学家
沈括博学多才,就自然科学而言,涉猎的范围也很广阔,在许多学科上都有很大的贡献。《宋史》中记载: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着。”
1.沈括在数学方面有着精湛的研究。他创立的“隙积术”和“会圆书”,不仅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还在天文计算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在物理学方面沈括的研究涉及到了力学、声学、光学、磁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磁学,沈括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磁针偏角的问题。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
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最早的记录,西方国家直到1492年才发现,比沈括晚了400年。
3.在化学方面的成就是,沈括是第一个使用“石油”这个词的。在他之前人们称石油为“石漆”或“石脂”。沈括提出地底下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以后必定大行于世,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
4.沈括是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曾负责领导政府部门司天监,研究改革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浑仪和测定时刻的漏壶,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
5.沈括观察和研究从地底下挖掘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化石,能明确指出这些化石是古代那种植物或动物的遗迹,并且可以根据化石推断古代的自然环境,这比西方人对化石的研究早了400多年。
沈括从小跟随父亲去过很多州县,接触社会,增长见识。后来又看了很多家中藏书和皇家藏书,加上自己一生的个人经历和科学活动总结,他晚年把这些所见和研究写成了一本书,因为是在梦溪园写的,所以书的名字就叫《梦溪笔谈》,这可是一本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
鲜为人知的外交家
沈括堪称中国古代天才的科学家。除了在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外,沈括还是一位外交能手。
北宋从建国开始就与辽国有着不断的军事冲突,辽国也经常找借口侵扰宋国边境。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辽国又想打宋国的主意,但是苦于没有借口,就派了一个叫萧禧的使者来到汴京(今开封)面见神宗皇帝,谎称河东路黄嵬一带的土地是辽国的,现被宋国占领,要求归还。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讹诈。萧禧说的有板有眼,还拿出了所谓的宋、辽签订条约作为证明。大家都很清楚,自宋国和辽国有交往以来,宋国的领土只有减少的份,从来就没有增加过,黄嵬一代肯定不是宋国侵略辽国所得。
虽然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但是却拿不出证据,反而辽国使者手上有所谓的条约,你也无法证明他们的条约是假的,当时负责谈判的官员们左右为难,承认不行,不承认也不行,很是狼狈。
萧禧态度十分强硬,当着宋神宗的面要求必须尽快归还黄嵬一带,否则一切后果自负。说完就怒气冲冲的返回辽国汇报工作去了。现在战争的阴影又开始笼罩在宋辽边境了,大战似乎一触即发。神宗皇帝对此是心烦意乱,焦急不安。
正当神宗皇帝一筹莫展的时候,沈括主动请缨出使辽国,继续谈判边境土地的归属问题。这对宋神宗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于是沈括受神宗皇帝任命为出使辽国的全权负责大使,去谈判黄嵬一带领土的归属问题。
出使辽国后,在正式谈判之前,沈括先让随行官员将带来的条约副本和北方边界地的地名、位置等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谈判的时候沈括不漏声色、镇静自若,双方一共进行了6次谈判,辽国提出的问题,随行沈括的官员对答的头头是道、无懈可击。
辽国找不到破绽,就原形毕露、恼羞成怒,语带威胁的故意找茬。沈括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与辽国斗智斗勇,最后说大宋虽然军事弱,但也未必就怕和辽国打仗。辽国人被说的哑口无言,看宋国使团软硬不吃,就只好上报辽国皇帝,另找机会挑起战争了。
沈括和随行的官员们不辱使命,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宋辽两国领土争端的问题,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是功不可没。
卑鄙的诬告者
沈括个人成就很高,对国家也有很大的贡献,本人智商水平也很高。然而人常说才能上的巨人,品德上的矮子,沈括就是这样一个人。
沈括与苏轼是好朋友,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一个在科技上,一个在文化上。沈括大苏轼5岁,文采上逊苏轼一筹。可是皇帝总是喜欢在沈括面前夸赞苏轼,久而久之,沈括就对苏轼产生了嫉妒之心。
加上两人的政治立场不同。王安石任宰相实行变法时,沈括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受到王安石的重用。而苏轼认为变法不能过于猛烈,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被认为是和司马光一伙儿的保守派,反对变法。因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政见不同,沈括在内心里和苏轼也形成了对立。
在南宋人王铚写的《元祐补录》里记载,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沈括受命去巡察两浙水利,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沈括到了杭州,与苏轼叙旧喝酒谈情,顺便将苏轼新写的诗作抄录了一份。回到京师后,沈括用备注的方式将苏轼诗句中他认为诽谤、讥讽朝政的句子详细作以注释,然后交给了皇帝,揭发苏轼讥讽朝廷、埋怨皇帝、谩骂同僚。这件事情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也有记载。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调任为湖州太守,按照惯例,调职官员都要写一份“谢恩表”,然后刊登在官方的报刊上。因改革派的新党和保守派的旧党恩怨已久,而苏轼不愿站队,平时总是实话实说,就把新旧两党的人都得罪了。此时御史何正臣、李定上表弹劾苏轼,以苏轼的《湖州谢上表》为开端,在苏轼的诗作里摘录出了60多条认为对朝廷不满的诗句作为证据,将苏轼带回京师,关到了御史台的大牢里,建议皇帝对苏轼判处死刑。这就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此案牵扯苏轼亲友三十九人,涉及诗词一百多首。幸亏宋神宗觉得苏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加上以当时已是太皇太后的曹皇后为首的人说情,苏轼免去了死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一事件当中沈括虽然不是主谋,但是却扮演了始作俑者的角色,那些故意诬陷苏轼的人都是得到了沈括的启发,做出了陷害苏轼的无耻之举。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天才科学家另外的做人的阴暗面,成为沈括人生中的一个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