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即为是非纷扰之地。其中人情牵扯,利益交错,敌友无常。平时貌似水波不扬,但其中暗流涌动,一旦投石其中便可掀起腥风血雨,足以让涉事其中的你我难以脱身。这颗石头,便是局。
局者,谋也。谋天下者,称为经天纬地之才;谋私利者,骂为阴险狡诈之辈。水无常形,我们不能凭装水的容器来判定水的形状。同理,我们很难说涉局其中的双方或多方道德层面上的高低。就像大多数正史中提及王的智慧卓绝,寇的雕虫小计。要知道,历史大多数时候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既然有局便有做局者和破局者。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饭局便是杯酒释兵权和鸿门宴。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五代十国将领掌兵,藩镇割据的教训,为消弭兵祸以重金相许收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从此终宋一朝,文人将兵,武将被抑。很难说赵匡胤是最终的胜利者。与赵相比,项羽在政治上明显显得过于幼稚,但没人敢说项羽不是一个英雄,要不然李清照也不会有那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个局,从时间上来讲并没有限制,它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和实施过程,直到困局者认输退场或是局破。春秋战国,周天子影响日趋薄弱,礼崩乐坏。各诸侯国相互攻伐,这个阶段古中国思想最为活跃,智慧碰撞出来的火花最为绚烂。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用的一招就是“欲让其亡,必令其狂”,令共叔段人神共愤,一举而歼之。事后妥善安排老母,既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郑庄公并没有一开始就灭了共叔段,那样的话他会背负弑弟的恶名。他做了一个长局,直到最终目的的达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因为有利益的冲突,所有的正义,原则哪怕是亲情都可以泯灭,甚至是作为布局的手段加以利用。这就是局的嗜血性。在我看来,局是一个中性词,不含褒贬。正如“非战之罪,兵之罪也”一样荒谬,丑陋的是那些做局者,而让人感到恐惧和心惊的却是局本身。
做局要借势。所有的谋划体现出的智慧都需要一个载体,它不可能凭空出现,也即是说需要一个代入感,做到请君入瓮。孙膑大战庞涓,用增兵减灶的方法,成功诱导庞涓.从而掩杀之。
做局要知人性。古之大家往往都有识人之才。兵家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建立在对人性的通透了解之上的。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计就是因为他深知司马懿个性多疑,要是换做他人,可能卧龙先生在城楼上也不可能那般淡然。现代社会特别是商业环境中尔虞我诈已是平常事,往往都是才出此局又进他局。这个时候对人性了解,对破局大有裨益。利用人性好的一面,就如冬日的暖阳,泽被万物。但是利用人性恶的一面,就像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异常冰冷且极具破坏力。
现在的我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灰色地带愤愤不平,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遇到小麻烦就咋咋呼呼。大多数人安安静静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行,在内心深处留有一块安宁之地好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存身之所。但同时我们都是局内人,江湖影响着我们之后的一言一行。我们如此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自己。这句话有时显的过于任性和无知。身缠俗事又想当个隐士是不现实的,我们要与外界寻求一个平衡点,来去自如。
在局中的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做局的那个人,只是到时希望能少些戾气多些平和,少些乖张多些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