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或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简书版完整列表在此。
寫於2009年4月26日######
前篇寫到企業文件的「科技專業度」,問題其實還沒講完;因為「編輯專業度」問題(這也是我臨時取的名詞)屬於另外一類,所以放到這篇來寫。
所謂「編輯專業度」,指的是把一些原本只在專業報刊版面,或是拿西方的字型或文書編輯規則,套用在一般企業文書上的做法。這些規則有些是來自古老的打字機時代、也有些是因為打字機時代結束而出現;不遵守這些規則並不會怎麼樣,頂多只是影響日後修改的便利性、(跟「科技專業度」一樣)給內行人的觀感不同、以及某些時候可能影響整體外觀而已。
空白符號的使用####
以電腦文書處理而言,最常見的編輯問題之一是空白符號(也就是英文的space)的使用方式。有些人習慣在分段前面加上2個到5個不等的空白符號、有人習慣在英文句號後面打兩個space;簡單的說,這些都是打字機時代留下來的規矩,現在都已經不再使用。
當打字機只有一種字型、而且每個字母的寬度都一樣(所謂「monospace」字型)的時候,確實必須用一些特別的方式來標示段落起始、或是新的句子開始的地方;但現在這些通常並不需要。
如果一定要用縮排(indent)的方式來標示段首,比較專業的方式是用固定距離(例如0.5吋)的tab符號(按鍵盤左上角的tab鍵)來取代幾個空白符號。tab和空白鍵不同的地方,在於tab是以設定的距離為準,所以無論字型和大小如何變化,都會保持固定的寬度;反之,如果用的是space鍵,只要字型一有變化就會改變寬度,有時候甚至可能弄壞整個排好的版面。此外,用space鍵無法調出「小於1個字母」的寬度變化,但以寬度為準的tab鍵卻可以。
如果是中文文章、而且一定要用空白符號來做段首縮排的話,最好是用全形空白符號。原因有兩個:
- 中文是方塊字,每個字都一樣寬,包括空白符號在內;如果用英文space,還是會有上述的寬度變化問題。
- 如果是電子檔文章轉用到網頁上,段首的空白也會保留;如果是好幾個連續的英文space的話,反正HTML網頁程式只會保留1個,失去了縮排效果。
關於為什麼現代英文文件之中,句號後面不再使用兩個space,理由如前所述:單寬度字型打字機所需的「用兩個space標示句子結尾」方式已經過時;詳細說明請<a href='http://www.writing911.com/writing/good-writing-tips/punctuation/one-space-after-a-period-or-two-weve-got-the-answer.html'>參閱這篇文章</a>。
全形與半形####
也許是我個人的毛病,我並不喜歡看到全形的英文或數字夾雜在中文裡頭,像是「共有1125公里」這樣;主要是因為遷就中文字寬度相同的關係,如果英數字用了全形的話,就像是在文章中挖出一個個破洞一樣。
使用全形數字唯一的優點,就是在中文直排、而又只有一位數字的時候,數字不會被旋轉90度。
另外一個相關的問題,則是在中文裡頭使用半型標點符號、或是類似半型的標點符號,像是「總經理表示:"今天…"」或是「他說:〝這樣…〞」。用這類符號(尤其是引號)的問題多到不可勝數,像是:
- 用半形引號跟中文不搭,而且半形標點符號也會有和中文寬度不一致的問題;
- 用在文章中時(相對於寫程式之類非文章用途),英文引號的正確用法其實是有方向性的,也就是所謂的「smart quotes」或「curly quotes」(例如「“quotes”」);但大多數中文使用者不瞭解這個用法,常常會變成兩側使用相同的引號,全形或半形皆然。</li></ul>
簡單的說,比較好的處理方式是「中文歸中文、英數歸英數」,也就是中文內容使用中文全形符號,英數字就用正確的英數半形符號;雖然多少還是可能有例外、或是個別用途的體例要求有所差異,但大致上應該就不會錯。
如果要再講究一點,還有「避頭點」(每一行的第一個字不能是標點符號)或「孤獨行╱字」(每一欄或每一頁啟始處不能只有一行字、或是每一段的最後一行不能只有一個字或一個標點)等等;有些比較聰明、或是亞洲化得比較徹底的文書或排版軟體,會把這部份的自動處理功能加進去。不過以一般企業文書的標準來看,這方面就不一定要那麼要求了。
一般來說,網頁文件在這些方面的要求會比較鬆;因為HTML語法比文書處理軟體的限制更加嚴格,某些符號或編排方式也很難做得出來;而且在不同的系統平台或瀏覽軟體上,顯示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所以內文本身的格式越簡單越好。反而某些中文全型符號佔了「HTML語法不認得」的優點,在使用時限制較少;例如在文件中使用「&」或「@」半形符號,事後要貼上網頁時,由於HTML語法也會用到,所以可能造成問題,但如果改用同樣的全形符號就可以解決。
瞭解文件內容的編排原理,在跨平台或跨系統顯示、將內容轉換到網頁上、甚至只是在文書軟體中改變設定時,都可以減少版面跑掉、產生亂碼,甚至導致網頁無法正確顯示、或是輸出印刷網片時產生的不明問題。至於自己列印或單純的螢幕顯示,問題倒是不會太明顯;大概也因為如此,大多數人並不十分重視這些。
說到文件編輯的「專業度」,還有一件稍微相關的事情要提醒一下:當文件在公司內部流通修改的過程中,如果使用了像是Word之中的「追蹤修訂」(Track Changes)功能,在將文件送出去給客戶或媒體時,記得要把修訂記錄清除掉,以免外界人士把一堆不該流出的內部資訊看個精光。:)
(後記:寫完一會兒之後自己重看這篇文章,覺得因為實在懶得做附圖的關係,所以如果沒有一點編輯實務經驗的話,可能會看不太懂我在說什麼;但如果有經驗、而且師父有教的話,大概也不用我多嘴了。
其實,這裡面牽涉到的編輯體例、以及所謂typography的西式排版規則等等,已經可以用整本書來講了,例如我手上的這本「<a href='http://www.anobii.com/books/Digital_Typography_Sourcebook/9780471148111/01b979ade8be2f7340/'>Digital Typography Sourcebook</a>」;至於這篇不清不楚的短文,則只能聊表心意、略盡棉薄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