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冲着郁达夫借的这本书,原本因为《故都的秋》喜欢上他的文字,那种几乎不属于男人的格外敏感细腻的文笔,着实勾走了我的魂,但又常常遗憾除了这一篇就没有再看过其它他写的文章了,于是在这本书上一看到他的名字,便毫不犹豫地从书架上取了下来。
最初看的时候有点小小的失落,虽早知其命途多舛,一字一句中皆流露出不同常人的哀愁,却未曾料到第一篇写回乡的文章中时不时便是哀叹与牢骚,与《故都的秋》里的意韵全然不同。但现在看完整本书回想起来,那本是他自己为抒发情感写的,他恐怕也不曾想过会有后人帮他整理成一本书,既不是为他人而写,就无需刻意斟酌,反倒可以随性一些。其实细细想来,那样的记述日常之事的文章,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性情。若一个作家对自己而作的文字都那般矫揉造作,那我反倒要怀疑他是否称得上作家。像郭敬明那样,满篇华丽的辞藻,死命地堆砌比喻与排比,看了才真叫人难受。
我发现郁达夫的文字里时常带有直抒胸臆的感叹句,有时一个“啊”字不够还要再添一个,这倒有些像郭沫若。他们俩似乎也是至交,想必这番性情也是会互相影响的吧!特别喜欢民国时期的文字,在那个混乱不堪一切还未尘埃落定的时代,白话文里也总是带着些文言的影子,纵使通篇不谈国仇家恨,也总带着那个时代独有的风韵与愁绪。这么论起来,郁达夫的忧郁并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过分的抑郁,倒是那个时代的重担硬生生地压出来的。虽说人穷志不穷,然而无论是怎样的世道,贫穷都是最能压垮一个人的。饥饿的时候,一个人还能顾得上什么呢?其实郁达夫那样的牢骚才让人觉得真实可爱,没有口口声声说着安贫乐道的虚伪。恰恰相反,虽然他总忍不住抱怨,也会有自杀的念头,生活的打击亦不曾离去,可他依旧坚强地活了下来,依旧坚持着执笔写文、读书学习,不曾放弃对哲学的思考与艺术的追求。他让人欣赏的地方,绝非后人赐予的什么文学家、革命战士的称号,而是他那样执着地想在无边的黑暗里找到一丝光亮,那样认真地活着。
真正让我爱上这本书的,还是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基本写得是人事,太过沉重了,不忍心再看第二遍。后面倒基本写的是吃喝玩乐的琐事,十分有趣,也足以见得那时的旅行才是真的旅行,比现在自由也比现在有野趣有味道,现在只不过是走过景区铺设的路而已,哪懂得赏玩风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说的实在有理,若胸中无半点丘壑,纵使眼前是好山好水,又怎能懂得其中滋味?郁达夫的游记写得很对我的胃口,那种独有的敏感让他能看出他人看不出的好处。而且有一点他与我特别相像,那便是不喜欢去人多的变味的地方,喜欢去清幽的地方自己挖掘个中趣味。奇的是,他虽是南方人,却尤其喜欢北方;特别是北平,他对北平的爱几乎超过对故乡的爱。想来愁绪太浓,也需得浓墨重彩方可调解。不过,作为一个文人,他也很会品味美食,原本这也是想通的,世上的大文豪哪个不贪吃贪玩的,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又怎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所以我特别反对把那些有名的作家勾勒成一个冰冷的厉害人物,说到底,他们毕竟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一言以蔽之,这本书真实,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与抹不去的哀愁。